沈阳:勿忘国耻的残历碑与昭示正义的审判庭
2017-09-19 10:09:00 来源:人民网

1502122420249.png

9月18日,辽宁沈阳。上午9时18分,防空警鸣响三分钟,“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人们撞钟示警,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纷纷停驶鸣笛。人们用这种方式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来提醒自己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在这一天,走进“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就如同走进了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每次翻开这段历史,更能感受到厚重的份量。在沈阳,这里已成为人们心中的一座地标。它以直观的方式让人们知道民族的辛酸和苦痛,教育着后人,激发着爱国的情怀。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柳条湖立交桥西北。86年前,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1418410990997_1.jpg

图|“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地标式建筑——残历碑。资料图片

十八米高、三十米宽的残历碑引人注目。这座打开的石雕台历上有弹孔斑斑和隐隐的骷髅痕迹。右边的一页,铭刻着让中国人悲愤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边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残历碑前,悬挂在三角形支架上的警世钟,锈际斑斑的表面上铸造着醒目的铭文:勿忘国耻。

浓缩的文字,唤起历史的记忆,成为重温历史的开场白。

万余平方米的展馆内,800余幅图片、300多件实物展品、近百件文献档案资料以及多组场景、雕塑等,让不曾“经历过”的我们知道,这段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叙述,不是长辈后口述的传奇,它可触可感,曾在这片土地上悲情上演。


VCG11492232431.jpg

图|沈阳市民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资料图片

510米的展览路线,连接起记忆,让历史画面在眼前闪回——“九·一八”事件的历史背景、事件爆发的全过程、日寇在东北犯下的血腥罪行、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全国抗战直至抗战胜利。白山黑水间,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沦陷,3000万同胞惨遭日寇铁蹄践踏,充满屈辱的历史让人惊醒。抗日志士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更加震撼着心灵。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李兆麟等这些英雄的名字和事迹,让人们更加理解民族脊梁的深刻内涵。

时光在流逝,过去的人和事,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历史不能被忘却。86年前的“九·一八”,让沈阳这座东北名城饱受屈辱与磨难。这一天,也成为一段抗争的起点,在中国的抗战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61年前,三十六名日本战犯在这里接受审判,作为清算日本战犯罪行的审判地,沈阳见证了历经风雨的东北大地送走苦难走向光明的过程。

阳光明媚的今天,残历碑前,沉厚的钟声依然激荡人心,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人民日报中央厨房·N度生活工作室 文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