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在武汉坦然面对市场争议:不撒娇,不抱怨,我不是一夜成名
2017-10-02 22:14:00 来源:汉网

武晚传媒·武汉晚报10月2日讯(记者黄亚婷)大鹏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煎饼侠》,曾在2014年收获11.59亿票房,是当年最大的“市场黑马”。三年过去了,大鹏执导的第二部电影《缝纫机乐队》正在公映,上映四天刚刚过亿,目前排在单日票房第五名,成绩不算理想。今天,连轴跑路演的大鹏来到武汉,这已经是他路演的第33个城市,接受采访时,他表示自己并非一夜成名,不抱怨任何情况,并且仍然相信观众。

大鹏凌晨发的一条朋友圈被业内诸多人士转载,或许是鉴于《缝纫机乐队》的排片和票房情况不理想,他感慨:“我不希望因为自己,耽误了一部不只是自己付出了劳动的电影。”并呼吁,“如果你看过《缝纫机乐队》,请不吝赞美与批评,所有意见,我都接纳吸收;如果你没看过,请借我两个小时,讲一个我们做了两年的故事,如果你因为我们之前的作品开心过感动过,请再一次信任我们,如果你因为我之前的作品失望过愤怒过,请最后一次信任我。”

大鹏认为,自己此前的作品有过一些争议,这让观众对《缝纫机乐队》的期待值打了折扣,从而造成如今市场遇冷的情况,“可能觉得我是个段子手,怎么能拍电影呢?”

在朋友圈写下这大段文字,大鹏解释:“我没有撒娇,也不是抱怨,电影有它自己的市场反应。我只是觉得如果大家因为我之前拍了一些烂片而拒绝去看《缝纫机乐队》,我有点失落,想理性地说出这些话。好不好,我都要承受,但我相信观众仍在向我走来。”

面对媒体,大鹏把过去的作品一一摆出来讲,回应了种种争议。对于《屌丝男士》,他说:“我没有忘本,而是职业生涯让我尝试新的东西,所以终结了这个系列,我身边的工作人员这么多年都没有离开过我,我从没有膨胀。”

对于《煎饼侠》,他承认自己三年前第一次拍摄电影有不足,但总体仍对自己满意,希望大家在《缝纫机乐队》看到他的成长和导演能力的进步。

对于监制并主演的《父子雄兵》在暑期档口碑不佳,他解释,最初是为了父亲而接下这个讲述父子关系的电影,挂监制名则是出于人情,“我是个好人,可能当时觉得监制挂我的名字可以帮助到电影,我愿意让这个电影更好,最后我爸看了也很开心。这是我参与过的作品,我不会否认我做过的任何一件事情,并且我相信每一步都不会白走,哪怕真的崴了脚,下次也有经验告诉我怎么不崴脚。”

《煎饼侠》的猛然成功,让大鹏一跃成为耀眼的新晋导演,《缝纫机乐队》又让他感受到了市场风云莫测,面对这些,大鹏的心理承受能力还不错:“我2004年北漂,《煎饼侠》是2014年,这十年我经历了太多,我不是一夜成名,所有结果我都能接受,只是希望大家客观看到我的进步。”

不论如何,大鹏会继续在导演之路前进,他仍乐观:“我才30多岁,如果活到80岁,我还能拍40多年。如果一直保持进步,相信最终能赢得大家的认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