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 结合是趋势
2017-10-14 08:42:47 来源:长江日报
  这两天,武汉公布的人才落户、住房、求职底薪政策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我作为产业与城市研究者,也有几句话想说说。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大学之城,武汉为国家先后培养了300多万高素质人才,但留在武汉的确实不多。原因也很简单,武汉敢于直面其中一个问题:收入低了。实施最低年薪指导价的目的也在于此。
 
  在当前的环境下,大学生最低年薪四五万元算不算高?如果这样的承受能力都不具备,特别是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这样的企业恐怕很难成为大学毕业生的重点择业对象。
 
  总体看,武汉目前进入历史性的发展加速阶段,本身的软硬件条件逐步增强,资源集聚能力提升。逐渐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产业升级与转型也势在必行,如中心城区、光谷、沌口等区域,早已开始逐步淘汰、外迁低效能企业,主打网络科技、绿色能源、金融、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利润与薪酬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在这样的区域,可能真的需要腾笼换鸟,腾出宝贵的土地资源、社会资源,为城市发展释放更大能量,做出更大贡献。
 
  武汉市此举,反过来对自己也是紧箍咒,形成倒逼机制和压力,唯有大力发展新民营经济,培育更多的巨无霸、独角兽、明星企业,才能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
 
  这样一来,大家的关注点,在于武汉能否转型服务型政府,全心全意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尊重企业家精神,做好招商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
 
  大学毕业生最低工资标准是一个指导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但会形成社会示范效应,率先响应的无疑也是国资或者品牌实力企业。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增加一些外在的监管软约束,也是有必要的,至少让求职者有一个对标意识,在企业保持合理利润的情况下,争取到最大利益,这是有现实意义的。
 
  政府无形的手,是不是应该介入到有形的市场中去?实践证明,完全的市场配置资源,让企业家自由竞争,也存在不少弊端。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的行为经济学也表明,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不可能存在,在做决策时常常是有限理性。近年来,欧美经济体也在不断学习研究中国式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结合,值得肯定。
 
  自今年初武汉提出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之后,全国多个二、三线城市跟进,为吸引、留住人才出台了多种政策,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强化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理念。武汉开风气之先,把人才战略放到重要地位,从城市经济、产业升级、人口战略等角度综合考虑,一定会把大武汉复兴发展推向新高度。   (记者肖娟 整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