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做了肠道手术 一个开“膏”一个开“汤” 原来膏方进补有讲究
2017-10-26 10:13:00 来源:汉网

武晚传媒·武汉晚报10月23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喻锎 谯玲玲 图/记者 李子云 摄)今天,第二届“江城膏方文化节”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开幕。记者在现场看到,近200位市民一大早就来赶场,将专家们团团打围。

家住三阳路的李婆婆带着5个街坊组团来捧场。李婆婆告诉记者,老伴患有慢阻肺,一走路就喘气,以前一年要住七八次医院。吃了几年膏方,病情控制得不错。去年她也开了膏滋吃,一个冬天下来口干舌燥的毛病都好了,就是睡眠还要再调一调。“街坊们听我说有效,都闹着要来试试。”

65岁的吴婆婆是孝感人,患有结肠息肉和胃息肉,去年10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做了手术,回家后不管她怎么吃都吃不胖,身体日渐消瘦,总感觉疲乏。听说吃点膏滋能调补身体,早上5点她就从家中出发了,7点刚过就赶到了医院,领到了第一张义诊号。

消化内科主任时昭红望诊拿脉后,发现吴婆婆面色苍白,舌苔呈淡紫色,脉细,是典型的气血不足,特别适合膏方调补,她给婆婆开了今年新推出的“协定膏方”中的两款补气补血的膏方配着一起吃。

无独有偶,40岁的陈女士也是结肠息肉做了手术,来开膏方调理。“舌头发红,舌苔黄腻,有口臭,大便稀溏。”时昭红拿脉后一一说出她的症状,告诉她这种脾胃湿热的体质吃膏滋犹如“火上浇油”。她建议陈女士先吃一个月的中药汤剂梳理脾胃,祛掉湿热后,再用膏滋来调补。

记者发现,像陈女士这样被医生拒绝开膏方的不在少数。生殖中心主任中医师郝建军告诉记者,膏方虽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尤忌“千人一方”。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吃了后不容易吸收,很可能加重症状,吃膏前先吃汤剂调一调;病情复杂的人直接开膏不容易把握,开膏前最好先用汤剂探探路。

据悉,“膏方节”持续3个月,一直到1月22日。市民找医生开方后,到窗口缴费,再到中医部中药房7号窗口登记电话,5个工作日后就可以到医院取膏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