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轻易原谅刘鑫,恰是一种朴素正义
2017-11-15 18:47:00 来源:人民网

“江歌事件”这两天的热度直线上升——特别是在江歌母亲和刘鑫见面以后,江歌母亲说,“她的道歉是出于舆论压力,不值得原谅”。而诸如咪蒙之类的自媒体蜂拥而上,将对刘鑫的批评推高到了极致,她被诸多的议论指责为“人渣”。

细细品味,对“人渣”这个词很有分歧。反对者抱着“理性、中立、客观”的态度,呼吁情绪与事实分离,防止过度网络暴力;而支持者义愤填膺,他们抱持“天理不容”的直觉和恼怒,把刘鑫今时今日的遭遇形容为成良心已泯的代价。

类似事件在舆论场上发生过无数次,他们瞄准的都是那些恰好游走在法律边缘,甚至没有触犯法律,但又严重背离传统伦理的人群,比如出轨的马蓉,“骗婚”的翟欣欣。如今对刘鑫的声讨汹涌如潮,也可以想见人们的愤怒。

谴责别人当然不会使自己变得更高尚,甚至无脑的咒骂和声援,还会让自己背上法律责任。但我们必须承认,无论喜不喜欢、接不接受,铺天盖地的道德指责,从来都是公序良俗的一部分;而人们所向往的克制与冷静,在真实境况下很可能消弭不见。一个典型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呢?”

事实上,正是基于对各种糟糕情况的假设,人们才会保持危机感、警惕感,才能从他人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在交友中审慎,在处事中明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像刘鑫这样懦弱、自私的人是真实存在的,人们对驱逐这种人性阴暗面的希冀,也是强烈的。

在某种程度上,我甚至觉得不必过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对于某些显而易见的道德问题,在它每一次出现的时候,给予道德伦理上的迎头痛击,让当事人处在忏悔和道德恐惧的压力之下——这看起来或许有点可怕,却能震慑其他人,重新衡量社会的道德期许,重新评判违背公序良俗的代价,有助于社会文明和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般而言,社会上会同时存在两种声音:一种要求程序正义,呼唤对个人权利、尊严的尊重,多数持有精英主义立场;一种则强调规则及其稳定性,奉守习俗、惯例和法规(custom, convention, and prescription), 甚至信奉“以牙还牙”,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负面激励效应”。这两者相互拉锯,多元共存,最终构成了人类文明薪火相传,伦理与道德绵绵不绝。

回到“人渣”的道德指控上,我不会这样说,你可能也不会这样说,但必须理解这种道德指控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毕竟,刘鑫对一系列事件的态度和反应,与社会大多数人希望并倡导的伦理观念极不相符,这样的人会被轻易原谅吗?人们的情绪和舆情的反应,恰证明了人们心中存在朴素正义和道德立场,而刘鑫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生她养她的家人同样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今天所有的道德批评都是为了看到一幅更美好的图景:刘鑫确实表现了自己的软弱和自私,但在事后,她立即通知江歌的母亲,协助指认凶手,安抚好友家属的情绪,诚心追念和忏悔,负担起部分赡养责任。

原谅是需要真诚付出的,而不是一句言不由衷的“对不起”。(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 青的蜂)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