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晚传媒·武汉晚报11月18日讯(记者齐翔 通讯员 殷旭 王璐 凡丹 李博宇)今天上午,武汉市乡村休闲游美食擂台赛总决赛在武汉农博会现场举行。来自各区的大厨各显神通,将当地特色食材烹制成一道道颜值高、乡情浓、创意新、味道美的菜品,角逐最后的冠军。其烹饪过程,引来观众阵阵喝彩。
“杜鹃鱼片”好似一幅画
一片片外形规整的鲜鱼片有序地摆放在一列列花瓣中间,一朵大大的杜鹃花领头,娇艳无比。这不是一幅画,而是一道菜。
在黄陂区的参赛菜品烹饪区里,这一道“杜鹃鲜鱼片”在制作时就引来记者和其他参赛代表的关注。厨师介绍,杜鹃鲜鱼片口感细腻,摆盘讲究,极具视觉和味觉享受,做到了色香味俱佳的效果。
“麻球”直径一尺多在江夏区的烹饪准备区里,一个硕大的“麻球”(又称“麻圆”)引得众人围观。这道“灯影麻球”菜品的“麻球”直径达到40厘米,厨师称,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麻球”的直径做到50厘米:“从用料和制作工艺上说,“灯影麻球”与一般的“麻球”区别不大,就是需要在烹饪之前,将面粉提前蒸制,让它可以更‘泡’。”
在评委的品评过程中,一道同样来自江夏的“老鼠爱玉米”因为摆盘的独特造型,和菜品的新奇创意引来多人称赞。在黑色铁盘之上,八只有模有样的老鼠争相吃着面前的一堆“玉米粒”,整个造型惟妙惟肖,让人不敢下筷子。
厨师介绍,这道“老鼠爱玉米”中的老鼠是由糯米、面粉等原料制成,它们面前的“玉米”,以及老鼠的尾巴则是将大米炸制而成。普通的原料却烹饪成为极具特色菜肴,其中的创意让人赞叹。
现场的养生汤食同样也得到关注。在汉南区的准备区里,一道“雪中送炭”让人特别好奇。这道菜的主厨一边熬汤一边说,制作时先将阴米在锅中炒香,再用鸡汤、排骨汤等高汤来煮,然后加入事先调制的虾仁、鱼片等熬制,最后完成“雪中送炭”,特别适合冬天温补,更对中老年人的身体有益。
豆皮升级成“三星照玉盘”大厨们还把传统食品升级:豆皮名曰“三星照玉盘”、新鲜草莓与蔬菜饼“混搭”制作成了龙湾发粑粑、有喷香美味又“场景化”十足的湖乡渔夫桂鱼、有养生功效与甘甜口感兼备的葛仙米炖桃胶……
主办方介绍,今年的乡村美食擂台赛历时近一年,将武汉各个新城区的特色农产品与乡村美食佳肴创造性地展现在市民面前,旨在呈现乡村美味,挖掘了乡村文化。
经过评选,巨龙镇恩施风情的椒卤大白刁、林海农庄的糍粑桂花鱼和泊龙湾酒店的传统绿豆包子分获十大特色名菜、十大创新名菜和十大传统小吃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