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11月19日讯(通讯员 凡丹)19日上午,第十四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农超对接暨农业产业招商引资洽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200多家超市、农产品批发商、经销商、电商、大专院校后勤部门,以及10余家银行,60多家银企、投资商、商会、校友会以及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物流公司等服务型企业,现场与来自全省各地的800多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面对面洽谈,现场达成的协议和意向投资额达到49亿元。
上午9点30分,农超对接会刚刚开始,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的洽谈桌前就迎来了数位有意外对接的农企负责人,向该市场蔬菜协会会长安义明了解合作事宜。“所有进场的农产品必须是绿色无公害,经得起市场检测的。”安明义说,他们一直致力于帮助更多的农产品企业、农业生产大户解决销售问题,但对蔬菜的品质把关严格:“这是最根本的要求。”
随后,记者在农超对接会的农产品展示区里看到,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农企将带来的拳头产品在此一一进行展示,现场也引来了包括武汉小蓝鲸酒店董事长刘国梁等餐饮企业负责人的关注,获得了大家的肯定。
在现场,除了往届农超对接会的主力军中百、武商、白沙洲、四季美等传统企业外,还出现了不少外地企业,尤其是诸多互联网生鲜企业的露面让人耳目一新,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盒马鲜生”从上海赶到武汉农博会现场,寻找湖北名特产,并准备在武汉发展。
记者还注意到,本次农超对接暨农业产业招商引资洽谈会还出现了各地代表团的“抱团出击”。比如,宜昌市农业局组织了当地特色性强的90多家企业携带300多种特产来寻找买家;新疆博州也组织企业前来观摩,在推介当地土特产的同时,也寻找湖北农产品。智周万企联盟更是扮演了农产品销售上下游的桥梁角色,既在会上找产品,同时也找销售伙伴。
金融企业方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湖北银行等银企悉数到会;一些外地商会、校友会、投资商也都将目光盯上了农业产业开发,力求寻找出颇具潜力的项目,省投资企业联合会继去年后再次组织会员单位集团出击,到会上进行宣传推介,与各地农业项目进行面对面对接。
此外,武汉市扶贫办也组织全市贫困村领导到洽谈会上与商超“约会”,寻求当地产品销路。这些具有特色贫困村也带来了各类项目,通过本次农超对接会寻找投资商和资金,以求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彻底脱贫。
据初步统计,经过多方努力,截至昨天中午,已有34个项目在会前及会期达成了合作协议或意向,协议和意向投资额达到49亿元,内容涉及田园综合体、“三乡工程”、生态休闲、农产品销售等诸多方面,覆盖了生产、加工、流通、项目投资等领域。其中都市田园综合体项目2个,协议投资额16亿元;移民“三乡工程”、产业发展和美丽家园建设项目6个,协议投资额3亿元;“三乡工程”促脱贫项目6个,协议投资额9亿元;生态休闲项目4个,协议投资额10亿元;农超对接等项目21个,协议贸易金额近11亿元,其它合作项目5个。
武汉市农委市场处处长胡体良表示,农博会上的农超对接会是为农产品生产企业、销售企业、金融企业搭建的一个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与其他的产销合作模式相比,在武汉农博会是进行的农超对接,更注重洽谈、了解、分享、沟通,堪称是农商业界的“非诚勿扰”,以诚意的平台,促成产、销、金融等多方的合作共赢。
胡体良透露,武汉农博会上的产销对接会将一直持续下去,既能进一步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也能为更多的农产品销售平台提供最优质、最丰富的特色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产品消费市场已经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转变。我们的农产品生产充足,也更需要满足高品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胡体良说。
在本次农超对接会上,除了农产品生产、销售和传统批发市场、连锁商超等企业以外,还增加了招商引资的平台。对此胡体良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农业,希望投身农业产业,这次就有很多投资商来到了农商对接会上,让武汉的农业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形成更加完备、完善的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