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锁国”,一直被看作是老挝的国家特征之一。23.6万平方公里的老挝国土,被中柬越泰缅5个国家包围。国土面积的80%,又是山地和高原,这使得老挝交通极不顺畅。“陆锁国”这把锁,锁住了老挝民众的内外往来,锁住了老挝经济的发展节奏,锁住老挝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是老挝的重要国家发展目标。最终,老挝从中国这里找到了破解困局的钥匙——北起老挝磨丁,南至万象的中老铁路。
中老铁路磨丁隧道2号斜井施工现场。资料图片
中老铁路全长414公里,标准轨道,时速160公里;2015年12月奠基,预计2021年12月底通车。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这条铁路承载着老挝从内陆“陆锁国”到“陆联国”转变的梦想,承载着近680万民众融入现代社会的企盼。
万象省丰洪县中老铁路第Ⅵ标段的楠科内河特大桥全长7506m,是中老铁路全线最长的桥。孙广勇
老挝多山。中老铁路的总里程中,桥梁占62公里,隧道198公里,两项加起来,已经占总里程的63%!难怪有人说,中老铁路不是铺出来的,是架出来的、是挖出来的。
中老铁路的重点工程有长长的一串:9020米的空琅村隧道、9310米的那科村隧道、8955米的福格村隧道、1651米的班那汉湄公河特大桥、1459米的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楠科内河特大桥全长7506m,是全线最长的桥,也是老挝历史上最长的桥。
加快推进中老铁路等标志性项目的同事,自中国云南,途经若干重要节点地区,抵达老挝南部的中老经济走廊也被提上日程。打开地图不难看到,中老经济走廊由西北向东南,宛如一把插入中南半岛的钥匙,不但打开了老挝“陆锁国”这把锁,也在中南半岛腹部打造了一条辐射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通向繁荣富足的通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又一个重要成果。当中老铁路与中老经济走廊相伴而生,中老铁路被赋予了新内容、新使命。
中老铁路隧道施工现场。资料图片
老挝民众已经做好了拥抱中老铁路、拥抱中老经济走廊的准备。在万象北站附近的纳塞村村民,村民有的摆起了摊铺、有的开起了餐厅、有的做起了民宿,“从前靠天吃饭的日子有了更稳定的生活来源,还有投资者来考察设立工厂的环境,周围的地价也上涨了不少”,村长素帕塔高兴地说。
在万象省丰洪县中老铁路第Ⅵ标段上,村里有群七八岁的娃娃,他们经常结伴要到施工现场看一看,对着施工人员齐声说:“我要坐火车去中国!”这些发自内心的呼声,是梦想,是期待,也是同甘苦、共荣辱的中老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基础。
挝投资计划部部长助理维吉·信达翁:
中国人说,要想富先修路;老挝人现在想的是,要想富修铁路!中老铁路就是我们走向富裕的奋斗目标。
老挝国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西提塞·差亚翁:
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落实,中老经济走廊可以把两国的优势结合起来。中国可以通过中老经济走廊促进与东盟之间的合作。(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零时差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