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怎么建设,专家给个说法
2017-12-13 16:29:00 来源:人民网


人民智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现阶段,中国的智库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尽管各有特色,但是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遇到了一些阻碍。今天,小智邀请第一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跟我们谈谈中国的智库应该怎么建设,有哪些必须做的事,跨过的坎儿。

WechatIMG528

中国智库层出不穷(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智库的内涵和现状

智库,以公共政策和公共利益为导向,服务于决策,但不承担行政职能并发布行政命令,参政议政而不执政。智库在国外又被称之为继立法、行政、司法、媒体外的“第五种力量”。

中国智库类型众多,体现在组织结构、隶属关系、规模大小、资金来源、研究专长等方面。按组织属性可分为官办智库、半官方智库或民间智库,国家智库与地方智库等;按专业性可分为综合性和行业型智库;按机构职能可分为全职和兼职智库;按研究方向可分为政府决策咨询,投资功能咨询,技术转让咨询以及为企业服务的纯盈利性咨询机构等。

智库与智囊不同,通常是群体,是“智力池”;而智囊往往是个体,中国古代养士、谋士、幕僚(师爷)、幕宾、谏议大夫等均是足智多谋、为帝王或官员出谋划策的智囊,以智辅政。刘邦、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等帝王均有顶级智囊做参谋。智库,与咨询机构不同:智库以公益性和非盈利为特征,以政策为重点,在研究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咨询机构则采取企业化运营,尽管所提供服务的差别并不大。智库不仅在于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咨询服务,还在于以服务决策为重要任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

中国智库,包括党政军及社会科学智库、高校智库、科研智库、企业智库及民间智库等,不同智库各有优长也存在短板。党政机关智库主要接受政府委托课题开展研究,由于没有生存压力,容易出现体制机制僵化、效率较低等弊端。高校智库科研力量雄厚,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对外交流广泛,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一些研究成果与实际需求容易脱节。科研智库主要在科技战略、规划和政策等方面发挥作用,有一定局限性;民间智库尽管近年来有所发展,但在经费保障、项目来源、成果递交通道、建言献策等方面仍有不足。一些民间智库原来只是咨询公司、调查公司、信息公司,因赶“时髦”而翻牌,缺乏实质性的业务转型。

WechatIMG529

智库是思想库(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智库的短板和差距

近年来,中国智库发展迅速,在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与此同时,智库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普遍性问题。中国的智库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尚未全面达到高层决策咨询的需要和期望,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整体统筹规划。虽然近年来智库数量激增,但综合实力不强、良莠不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国际一流智库,尤其是顶尖智库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是智库制度尚未形成。在公共政策决策中的地位,法律上、制度上都未给予明确定位。面向研究人员的绩效管理尚不成熟,经费支出、预算决算、人事奖励等方式方法较之行政单位差别不大。按照预算办法管理智库经费,缺少对不同类型成果的绩效转换与动态激励机制。

三是产权意识薄弱。社会对智力成果具有知识产权的理念薄弱,很多人认为智力劳动成果应当无偿向政府和全社会提供,对有偿咨询服务不习惯,甚至对咨询带有偏见,认为智库是“皮包公司”。中国的咨询市场发育水平不高,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特别是民间智库发展的最大制约。

四是市场化程度不足。有关研究发现,在现有智库中,95%是官方或半官方智库,仅有5%的民间智库。智库大多从政府或企业获得资金,直接服务于政府或企业。外国的情况则不同,比如布鲁金斯学会营业收入的45%来自于公司或个人捐赠,29%来自于基金会,7%来自出版物收入,仅4%来自于政府。

五是国际化水平不高。中国的智库视野还不够开阔,眼光主要向内而非向外。相比来看,世界知名智库业务中的大部分来自海外市场,或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或设立办事处和海外分支机构,或采取并购等方式建立战略联盟。比如,法国著名智库欧罗普基咨询公司的目标顾客60%在海外。

WechatIMG530

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图片来自网络)

六是供需衔接不够。有人认为,智库成果是“纸上谈兵”,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政策咨询被少数人用来“装门面”“做姿态”“走形式”。政府靠熟人和圈子找咨询专家,智库靠“猜测”对接政府、企业的决策需求,双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产品不对路等问题。

中国智库建设的对策建议

尽管各类智库的体制机制不同、运作方式不同、人才结构不同,但有一些共同的圭臬需要遵循,一些共同的发展路径可以依赖。各级政府和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关注智库发展,提升中国智库影响力。

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智库体系。

必须注重智库定位的科学性和分布分层的合理性,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制定智库发展规划,统筹新型智库建设,实现体制内外智库的有效联系和对接,推动各类智库共同、均衡发展。

积极发展多类型、多层次智库,包括官方智库、民间智库,高校、社科院、、媒体、党政军智库,战略性、专业性智库,全国性、区域性智库等,形成分层分类、协同有序的发展格局。加强分类指导,区分智库、研究机构、咨询机构、宣传机构和教育机构,避免智库泛化和标签化。

其次,要完善决策咨询制度。

完善重大决策意见征集制度,涉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要通过举行听证会、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智库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建立重大决策的智库参与制度,实现智库参与决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通过制度设计,释放决策部门的咨询需求,对新型智库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出台购买决策咨询服务意见,明确购买范围、程序和双方的责任义务。

再次,要积极建设供需对接的平台和渠道。

决策部门要建立决策咨询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围绕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战略、重要部署,引导智库研究方向,增强智库研究成果的针对性。智库应建立相应的选题机制,把握国家需要的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问题,主动出题目、设议题,开展实证研究。

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推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与智库咨询研究的有效对接。加强话语体系的转换,促进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向智库成果转化。官方智库可以办成“小实体、大网络”,既要做好研究,更要组织社会力量,吸收社会各界政策研究成果,集中天下智慧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避免决策咨询“专家秀”,避免出现专家言论的“空洞化”和“口号化”。

第四,要建立规范的融资机制。

资金是智库出“好点子”的保障。财务独立是智库独立性的关键,经费来源影响智库产品的价值取向。应设立国家财政智库专项预算科目,体现政府购买智库服务的要求。建立智库发展扶持机制,政府、企业可“购买”智库成果,但智库人员不能“出售”人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智库成果是商品,但智库不能成为资本的附庸。要制定严格的捐赠规则,实行出资者意愿与资金使用的分离、资金资助与课题研究的分离,保证专家在不受干涉和干扰的情况下进行独立研究。

第五,要建立智库成果的产权保护制度。

目前,我国对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不强。咨询市场发育不足,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特别是民间智库发展的最大制约。必须强化智力成果具有交换价值的理念,承认智力成果应当得到合理回报。肯定咨询意见对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并愿意为之付出相应的价格。

建立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凡智库提供的咨询报告、政策方案、规划设计、调研数据等,均应当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指导性目录。建立按需购买、以事定费、公开择优、合同管理的购买机制,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等多种方式购买。

第六,要拓展国际合作机制。

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中国智慧、增强国际影响是中国智库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中国智库在交流和研究成果国际化方面取得初步成绩,通过论坛、峰会和出访等形式开展国际交流并建立互信,通过发表论文、出版外文著作等方式推动中国经验和中国观念走向世界。

但我们仍需要在国际事务中加大话语权,树立全球化思维,利用外国资源,包括人员资源、组织资源、网络资源,推动中国智库树立国际形象和地位,更多地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合作、在国际组织中谋求更重要的管理职位,以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

WechatIMG531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智库交流”会议(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要建立有效的智库评估体系。

重视智库的培育、使用和作用发挥,建立客观公正的智库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并与国家社科基金、智库发展基金、选题机制相结合,形成基于智库实力、研究质量、政策建议采纳情况、社会认可度和公信力等的评价指标,以便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智库及其产品。

衡量智库产品需要一系列的指标,包括资源性指标、效用性指标、输出性指标、影响力指标、产品影响途径和方式、风险评估、竞争力、资料基础和应用途径等方面。可采取政府、学界、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影响力”在智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优化决策咨询成果的奖励标准,也需要警惕重奖之下的畸形发展。

综上,中国智库必须靠报告质量立足,靠人才赢声誉,靠机制激发活力,靠成果赢得国际话语权。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只有不断推出专业化、原创性、高质量的政策建议类、形势分析类、政策实施评估类成果,才能形成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品牌。(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智观天下工作室出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