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委会介绍,今年的showroom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时尚品牌,还能看到更多的年轻独立设计师作品及海外品牌。本次静态展大量应用信息技术、大数据管理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网上预约订票、扫码入场、3D量体试衣、服装虚拟展示、微商城一键购买等一系列服务功能,无论是专业买手还是普通观众,都可获得自己所需的“贴身”服务。静态展期间,武汉品牌与上海设计平台达成双向合作,利用上海设计资源对接武汉品牌进行时尚升级,硕果满满。
“武汉时装周之前预热了一个月了,我一直关注着。今天被静态展吸引过来了,看到上海非语这个设计平台特别感兴趣,上午就载着陈老师去了一趟我们汉正街。”汉正街品牌服饰商城的杨帆激动地拉着上海非语设计平台负责人陈雪菲的手,特别感谢武汉时装周的搭台牵线。
来自上海的陈雪菲也非常欣喜,她说,旗下的设计平台有近百个品牌,集结了很多成熟的设计师,利于商业对接。“我很看好武汉市场,汉正街的服装产业很早起步,市民消费力也很强。能和汉正街招商部对接,两个平台合作共赢,我非常高兴。”
消费模式悄然变化——买东西也要时尚化
都是买买买,买东西还需要时尚化吗?答案是:当然!
广东省时尚买手协会贺宏伟虽然是第一次参加武汉时装周,但他对武汉迅速成长的时尚地位非常关注,“从买手的角度看,红T创意园有很浓厚的时尚氛围。现在人才回流,消费市场很大,武汉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政府大力支持,时尚产业必将迎来复兴期。”他建议,武汉要进行跨区域联动、跨行业合作,推动整个区域的时尚文化,确立武汉的时尚文化基因,“我很期待未来形成一种氛围,让全国各地的买手每年都盼着武汉时装周的秀和展。”
全国十佳设计师张宏侠在观展后评价,武汉本土设计师都具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这对买手市场很受用。上海时尚买手冯川表示,凭借武汉的地理优势和时尚环境氛围,假以时间的积淀,武汉时装周将吸引全球买手汇聚。同时,他认为网络销售的模式并不会冲击时尚产业,“还是需要T台秀,这是一种真实的感觉,是网店不能比拟的。”
对于“数商模式”(即以数字为基础的商业模式)是否会成为未来的商业模式,上海非语设计平台负责人陈雪菲称,大数据有大数据的好处,提取信息的精准度和便捷性,但是时尚不能完全用数据来衡量,“时尚在变化中发展,时尚也要以人为本。”
如今,时尚买手店已悄然成为大都市的一种新商业业态,时尚买手机制必将推动时尚消费和时尚设计的紧密结合,促进时尚行业健康发展,助力武汉打造时尚之都,成为时尚潮流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