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电影《芳华》又掀起了一波怀旧热潮。上映三天票房破了3亿,说明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基础稳固,发展潜力巨大。2017年尚未结束,中国电影票房已经冲破500亿元大关,但在票房增长的繁华表象背后也不无隐忧。近日,“迎向中国电影新时代——产业升级和工业美学建构”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专业智库和业界的大咖齐聚一堂,就中国电影“质量提升”“产业升级”“工业品质”“机制保障”等话题展开讨论,下面小智就带您去“探探班”,听听大咖们的真知灼见。
电影《芳华》(图片来自网络)
饶曙光:抗衡好莱坞,要战略性布局电影工业体系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中国电影要形成独特的生态格局和产品体系。我们需要推进中国电影工业化,需要有足够量级的影片能够在好莱坞大片进来的时候跟它正面抗衡,不逃避、不避让,有打阵地战的能力。
他强调,虽然今天中国电影还不能引领世界电影思潮或者潮流,但是可以依靠集体性和全体系的力量获得世界关注。中国电影进入了新时代,产业升级及其整体性的升级换代与建构工业美学规范和体系是大势所趋。为了抗衡好莱坞,必须战略性布局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推进这个体系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有序发展中国电影的“重工业”。
中国独特的文化是中国电影独特战略性之一,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包括中华美学经验、“一带一路”倡议,都需要中国电影去诠释。中国电影今天有更大的国际化生成空间,并且有机会通过“一带一路”等更有效的国际合作方式来构建世界电影新秩序。
中国电影产业的升级需要强大的工业体系、技术体系、人才体系准备,需要充分的文化、艺术、美学准备,不能一蹴而就。最近半年时间上映的《摔跤吧爸爸》《看不见的客人》这些中小成本影片给我们一个启示,一方面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我们电影工业体系的完善,支持我们的电影“重工业”,同时还要在中小成本电影上下功夫,提高中小成本电影艺术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大片”“轻武器”相互配合,游击战和阵地战相互配合,赢得更多的国际电影市场和更多的中国电影话语权。
会议现场(图片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提供)
叶宁: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将会成为世界第一
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宁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并不成熟,才刚刚起步,开发的深度和广度空间非常大,保守的判断是2020年中国票房将会成为世界第一。现在我们的电影是被数以亿计的中国观众推动着向前走,每一个新的作品都值得关注和深入思考。
叶宁提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路径是中国电影和工业化的联合,工业化产品一定要靠重要的项目,逐渐形成重要项目的逻辑。这条发展之路的关键是要占领我们的市场,获得我们的人心。没有票房就没有话语权,就没有影响力,如何用一两部电影迅速取得国内和世界市场的认知和认同,这需要电影公司去认真思考。
叶宁说,中国电影发展必须几力合一,但是最重要的是讲好中国故事,学会回归我们自己的故事本身。这些年我们遇到了很多年轻、有激情的创作者,但他们不能老老实实地讲一个故事、刻画一个人物,里面的东西都是借来的、都是别人的,心脏和内核都不是自己的。目前中国电影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创作者很迷茫,不会发掘中国故事的闪光点,这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
叶宁(图片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提供)
陈旭光:呼唤工匠精神和技术品质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旭光教授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电影产业的主题是质量提升和产业升级。我们呼唤电影制造者的工匠精神,要用过硬的技术品质打造电影产品。既尊重电影的工业性,也要尊重电影技术上的要求,特别是新时代的电影作品绝不向市场低头,要考虑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这些要求如何与打造和造就电影工业美学相结合。
对于电影工业美学体系如何建构和电影产业如何升级,陈旭光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强调创作,这是侧重文本、剧本层面的。要讲好中国故事,注重表达。这里面的表达既有类型化、商业化的叙述,也有艺术、情感的表达。传统文化如何现代化、艺术和情感如何以现代化方式表达,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创作的思路。
二是强调技术和可持续性。电影是视听艺术,需要视听的震撼力,电影语言要符合我们的习惯,符合当下年轻观众的接受心理,需要各种技术作为保障。同时中国电影需要长时间的繁荣,比如《战狼2》获得了成功,但它不一定具备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如果我们能稳定地每年生产几部票房超过10亿的好电影,对中国电影生态来说更合理,更值得我们欢欣鼓舞。
三是强调机制保障。要从体制机制上向电影产业发达国家学习,在人口“红利”和影院银幕等刚性增长之余,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还要全面优化和“升级”。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兼有艺术的品性、文化的力量,它期待理性的规则和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也呼唤美学品格的坚守。
“电影工业美学”应该既在电影生产的领域遵循规范的工业流程化和社会体制要求,又力图兼顾电影创作艺术品质、文化精神的高标准,进而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新发展。这是新时代的中国电影人践行、追求的宏大目标和共同使命。
陈旭光(图片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提供)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智观天下工作室出品,刘烨、凌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