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穿衣都要凭票 “黄鹤楼”粮票布票见证特殊年代生活
2017-12-20 16:42:00 来源:汉网

武晚传媒·武汉晚报12月20日讯(记者明眺生 通讯员张洁)“谁拥有粮票,谁就能拥有粮食;谁拥有布票,谁就可以拥有衣服。”这话现在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在计划经济年代,却是真实的存在。黄鹤楼公园接收的一批粮票、布票等票证藏品,就见证了这个特殊年代百姓的生活。

昨天,武汉晚报记者在黄鹤楼公园看到,1976、1989、1990等年份发行的各种面额的湖北省粮票,均印有黄鹤楼图案。其中1976年的发行粮票,印的是已经焚毁的清代“同治楼”图案,而1989年发行的粮票,印的则是1985年重建开放后的黄鹤楼图案。

在众多粮票中,有一张1989年发行的武汉市汉南区机关粮站饮食专用粮票,面额为100市斤。捐出这批藏品的收藏家姜普林认为,这一藏品应该比较少见,因为其使用范围比较窄,且面额比较大。

藏品中还有不少布票,面额最小的为1寸,最大的为5尺。其中5尺的布票为一整版,共15张,1980年发行,印的也是“同治楼”图案。整版布票上,有人用笔划了个大大的叉号表示作废。姜普林说,面额5尺的整版布票在收藏品市场比较少,价值也更高。这份藏品是他3年前从武汉一收藏家手中购得,现在藏家后悔,欲出更高价钱回购,他未同意。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实行票证制度,除了粮食、布匹,肉、鱼、蛋、烟、酒、糖、茶、肥皂、火柴、煤油等,都实行凭票供应。至1993年,才全面取消这一制度。比如,百姓买米买面等粮食,在花钱的同时,必须使用等额粮票,不然有钱也不能买。比如,到餐饮吃饭,吃半斤饭除了给钱,还得给半斤粮票。粮票制度取消后,很多未用完的票证,闲置在民间,或进入收藏领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