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牙大叔:“记得住乡愁”像一曲诗化的中华民谣
2013-12-23 10:55:14 来源:汉网
 
近日发布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得到了舆论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用昨日南方某报一篇专栏文章的话来说,“这样诗情画意的话语,出现在以冷峻风格著称的党的会议公报中,令人耳目一新。”(摘自——央视新闻)
 
乡愁,是青山与小楼,是菊花与美酒,是那紧闭窗前的静静等候,是大雁飞过菊花香满楼……这些如诗情画意般的美丽,原来只能出现在歌里,而今天却出现在了官方的正式文件中,大有妙语解开心中事的劲头儿。
 
在以往公文中,向来要求表达准确,结构严谨的公文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写作传统,公文的创作者在习惯了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内部语境之后,在对这类温暖公众的、人性化的语汇使用上是抵触的。
 
而从上届政府的亲民、本届政府的勤政中我们不难看出,舆论开始对语言信号非常敏感,这也是因为人民对更为人性化的、温情化的执政党和政府有所期待。
 
城镇化已经用城市进化论将人们的家乡改造得面目全非,在外的游子们即使回到家乡也不认识了。那些熟悉的家乡景物不见了,使得游子的乡愁无归处。而乡愁是如思“絮”一样飘荡无依的东西,需有个地方将它“系”住。
 
一句“乡愁”,自有亿万游子会心。在如今这个人口流动的中国社会中,这种情感、心理的价值,也是在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心理、情感价值的核心。
 
也正是基于坊间期待的敏感与迎合,公文作者才有意尝试着释放出这一类的语言。党和政府的会议公报的语言是对社会发出的一种信号,也是对自身形象的一种塑造。它们可以塑造党和政府的亲民形象、人性化形象,与党和政府的所应有的勤政务实形象并不冲突。相反,情感化、诗意化的语言更有利于勤政亲民形象的烘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