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如何维护消费尊严
2014-03-17 11:58:31 来源:汉网

据说3.15变成了节日,许多网友在网上大晒“幸福”,称这是中国独有的节日。而作为喉舌的央视,今年的晚会主题是“让消费更有尊严”。令人猜想无限的是,央视在晚会开始前集中播放了20个产品的广告。

琢磨这个主题,“让消费更有尊严”显然不是哪一个群体的尊严,除了消费者的尊严外,监管者有责任维护法律的尊严,而另一个尊严的角度却是潜在的,即生产商与销售商的尊严。新消法针对专职差评师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可谓维护卖家尊严之举。显然,只有三方都恪守消法,消费才能获得彼此的尊严。

我们正面临一个都彼此都没有尊严的消费环境。商家的尊严缺失是当下的大事件,也正因为如此,监管部门常成百姓批判之对象,殊无尊严。而消费者面对着市场上充斥着不能吃、不能饮、无法用的东西,也无缘得享尊严。显然,我们都离消费尊严有着山长水阔的距离。

正因为这样,几十年的央视3.15已成传统节目,让央视得以名利双收。今年3.15重锤落下,互联网成了重灾区,不论是软件业、互联网理财、网购等,都受到了点名与不点名的批评以及相关风险提示。可以说,互联网是消费尊严重度沦陷区。

借助互联网,世界实现了扁平化,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已成现代生活的标配。一厢是传统行业的式微,一厢是互联网带来的美丽新世界,那旨在与传统切割、标榜特立独行的“互联网思维”应运而生。而少数企业家借助互联网再造传统行业,奇迹般的兴盛,更是加剧了公众对互联网思维的狂热。人们耳熟能详的,如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与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的10亿赌局;互联网思维做出的黄太吉煎饼以及雕爷牛腩,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产品,甚至变互联网思维改造了的女人内衣,无不释放互联网思维的魅力。用“互联网思维做**”成了贩卖思想观念的高频词汇与时尚包装。

不过,在狂热的拥护声中,我们仍然能听到隐约的质疑声,且这个声音日渐响亮。董明珠对赌雷军,是董对其发展模式的质疑,当然网络上也不乏抱怨小米产品质量的声音;依靠互联网思维创造煎饼果子,消费者对其质量的评价偏低;同样依靠互联网崛起的雕爷牛腩也遭到了不少网友吐槽,称其产品味道实是一般;依靠互联网崛起的内衣使许多女性无法挺胸做人……

因此,炒作概念、创新渠道推广都无可非议,然而,却不能因推广而忽略产品的核心品质,以免本末倒置。放弃了产品品质的追求,未免沦为购物电台的春药广告,听起来雄壮,其实仍属于伪劣次的商品,不中用。

时代在变,消费领域在扩展,消费尊严必须同步捍卫。不管是传统的商业范围,还是以互联网思维范式做的、以粉丝为经济领地的企业,都必须回到3.15这个基本议题设置上来,要让消费有尊严。也就是说,要使监管不流于摆设,要让生产者销售者畏于法律,而媒体,不能流于收取公关费广告费而迷失自身的责任担当,从而达到泯灭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这个盛大的傲骄的节日之目的。(花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