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除“官气”是否除过了?
2014-04-11 11:53:36 来源:汉网
领导车来了,干部疾步过去,弯腰开车门,满脸堆笑;在田间,干部叼着烟,一会双手叉腰,一会用手指着老百姓,大呼小叫;在餐馆门口,干部吃完饭,走出来,手捏牙签,当街剔起了牙齿……(4月11日  新华网)
 
去年10月,四川彭山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行先试活动启动后,通过座谈、调查、走访等方式,进行了民意调查,收集问题和建议1700多条。其中,群众反映最集中、最反感的,是一些干部身上“官气”较重。
 
针对此,2月25日,四川彭山县下发《彭山县党员干部“去官气”具体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全县公开了不准在公众场合剔牙齿等在内的“十个不准”,并且还鼓励群众以拍照、短信等方式举报,凡有违者,将被教育纠正甚至纪律处理等。
 
其实,通过明文规定来去除为官者身上的“官气”无可厚非,然而就禁“剔牙”这一条,笔者颇有不解。众所周知,“剔牙齿”本是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通的日常行为。试想一下,不可能每个人都有一口完美无缺的好牙,用餐完毕之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塞牙的情况。所以,在饭后利用牙签剔牙是再为寻常不过的事情,这基本上是无伤大雅之事。
 
可如今,不知从何时开始,剔牙的行为却“惨遭意外”的被列入了“官气”之列。不仅如此,随之而来的竟然还明文规定不准在公众场所剔牙齿。然而,何为“官气”,百度得知是指官僚主义作风。《辞海》对“官僚主义”的解释是:“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形式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综上所述,实在未能查证“剔牙”行为有任何官气之嫌。
 
现如今,中央各项禁令之下,对为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如此禁止“剔牙”的除官气,实在是有些矫枉过正。说到底,为官者还原社会之时也只是一名普通的群众,难道连“剔牙”的权利自由都没有?如果真是这样,实为滑稽之谈!如此为之,怎能不惹上形式主义之嫌?
 
最后,在笔者看来,党员干部因为姓“公”,所以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因而对他们的言行举止予以更多的规范和约束自然也就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制定规范之时,也别忽略了他们本该拥有的权力和低估了他们本该拥有“能力”。倘若不切实际的一味“高标准严要求”,恐怕要想最终达到使他们拥有更高的政治觉悟以及思想觉悟势必会得不偿失。(方飞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