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闫:苦练假摔10余年,幕幕上演荒诞剧
2014-05-19 09:47:15 来源:汉网

据此前媒体报道,曹文轩生于1933年,老家在安徽临泉县土坡乡杨方村。早在2004年12月23日,就有媒体报道,他在杭州假摔近2年。当时,杭州多家报纸、电视台都相继对其进行了报道。如此算来,这位老人在杭州假摔的年头已超过10年。 (5月16日凤凰网)

春晚上《扶不扶》的小品引起了人们对于社会善意的思考,在面对有人摔倒或者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帮不帮?怎么帮?因为一些素质比较低的人,他们依靠着骗取别人的同情,来为自己获得利益。但殊不知他们的行为深深的伤了旁人的热心。

杭州惊现的“摔倒帝”——曹文轩,再一次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曹文轩孤身一人来到杭州,起初他的假摔并不讹人,每次上演假摔的时候,他只会和善良的市民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那个自己被子女抛弃,寻求军队老领导不得后流离在街头的故事。假摔事件曾经让他在杭州城名声大噪,并且有些警察都和他认识了。但自从一次经历后,他便开始心术不正的以“假摔”作为自己的聚宝盆,还对过来的急救医生说“不要坏了我的生意”。这话让谁听了不会怒发冲冠?

车来车往的街头,一位八旬老人突然摔倒,然后被扶起,一番诉苦,陌生人动了恻隐之心,主动奉献爱心。10多年来,相似的一幕幕在杭州不断上演,这部荒诞剧里,折射着现实生活的喜与忧。“假摔帝”长达10余年的表演,总有人主动当“配角”。即使骗局早已被媒体揭穿,但他仍然能在居大不易的杭州靠摔为生,这背后无疑是无数素不相识的热心人善意的积累和支持。就像扶人那位女士说的一样,不能因为害怕骗局而任由一位老人摔倒不去扶。更让人欣喜的是,面对“假摔帝”的骗局,尽管警察等城市管理者颇为头疼,但他们并未采取强制手段将其驱离。“对待弱者的态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温度”,在杭州城市管理者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这种暖意。尽管“假摔帝”年事已高,但这不应该成为其欺诈的理由。以前他的行为是一种变相的乞讨,但现在,他却直接找人要钱,一些市民只得自认倒霉、花钱免灾,这样一来,其假摔行为就具有了讹诈的性质,这显然不被道义和法律容许。“假摔帝”就这样游走在道德和规则的边缘,尽管其骗局几年前就被揭穿,但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这样恶意的欺诈行为竟只能放之任之,缺乏有效的解决渠道,让社会善意被无限透支。

这个一手由曹文轩打造的善意陷阱虽然让很多人已经受骗过,但是热心的杭州人依旧践行着“乐于助人”的好品质,面对这样的陷阱,怎么可以继续坐以待毙呢?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是再好不过了。以法治来激励善行,以规则来呵护正义,以惩戒来约束无德,这才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现实中,做好事被讹的现象不再是稀奇事,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受助者反咬助人者,往往承担零违法风险。但助人者却常常陷入无助,需要承担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压力。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行善举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倡导人们心持善念的同时,也要让法律法规硬起来,对带有欺诈性质的假摔行为进行处罚,切勿让社会公德成为“假摔帝”们手中任意摔打的玩物,彻底粉碎他们的陷阱。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