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但凡是做过读书生涯的人都知道,高考时一个人一辈子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起步,更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国家为求学之子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目的是为了筛选出优秀、合格的祖国未来接班人,而河南某地的高考代考行为严重的给了这个平台一击,让人不得不思考这样公平的机会是让什么样的人破坏的,这样平等的机会是让什么样的人扼杀的?
我们会疑问,在如今监考措施如此严格的环境下,代考生是如何走进考场,参加考试的?而记者采访到替考组织者,是提前做好了内部打点,买通了主考官;而且,即便替考者被查出来,只要他死不承认,替考组织者就可以找关系把事情摆平。在进行了众多打点以后,替考组织才能如此嚣张的做高考的中介,而我还会想问,在“中介”如此嚣张的背后,难道就没有人在给他们撑腰吗?
其实,在今年代考案出来前,被查出的高考替考案件中,教育局内部人涉案已非常普遍,例如10天前,媒体也曝光了北京几名大学生到外省参加替考的新闻,替考组织者称花钱找替考的家长“是教育局高招办的,一切都安排好了”,2012年天水替考案案发后,50多名公安、教育等系统人员被查,2007年河南郸城替考案,包括郸城县教体局局长、招生办主任等10多人受处。
替考事件发生的如此频繁,而教育局对此的打击还是一如既往松懈,这让人揪心,为祖国的下一代揪心。替考事件如不严惩相关人员,那么世风日下,以后无论是什么样的考试,对于认真复习,孜孜不倦的考生都不公平。所以,作为教育局,应该严格打击此类行为。从说到做,从行为到内心,不能以身作则,也不要以身试法!还考生一个平等的机会,还高考一个纯洁的环境! (尧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