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安:减负的“包袱”去了哪里?
2015-04-21 10:29:37 来源:汉网

近日有一篇教育不应让“教改不能预设孩子背后是全职妈妈”的文章引发了众网民的围攻,也吸引到了我的眼球。

文章中吐露着一位三年级小学生妈妈的心声,我想那也是许多妈妈们的苦楚。“减负”应该在我们这些80后小时候最盼望的事情了,但当对照起现在这些学生们之后为什么我忽然觉得自己小时候是那么美好。

减负,是否是从课堂上减到了业余生活中?

现在小学生上课外辅导班已经是屡见不鲜了,一直以来我都很难理解,但听的多了也就不新鲜了。原因嘛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老师不比我们小时候的老师了,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现在的老师大多数都将知识留到辅导班去教,曾经在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说老师不好好讲你就去举报他啊,但是妈妈们都说,现在的老师们都这样,你自己的孩子爱上不上,不上就不会呗,举报有用吗?别人的孩子们都上,多花些钱上辅导班老师还能多照顾些。顿时我就无言以对。因为这根本形成了教师界的潜规则,老师的神圣形象何时堕落成这样了?

减负,是否是从孩子身上减到了家长身上?

经常听到同事叮嘱“孩子带课本了吗?带钥匙了吗?作业写了吗?老师又发信息了,今天留什么什么作业。”作业现在也是留给家长的了?留作业已经不再是没人一个记作业本子而是短信发给家长了,通信的发达和普遍成就了社会却也毁了孩子们。有些作业还是需要学生在网上做的,家长帮忙写作业一点儿不新鲜,老师也是心知肚明的,试问那还要孩子们上学有意义吗?孩子们的评优也成了家长水平的评优,家长们代笔的当然会比小学生们的优秀,让那些自己动手却得不到表扬的孩子们心里要受到多大的阴影?

我不禁感叹,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现在的局面?教育局不能再坐视不理了,整顿这种“歪风”必须势在必行,否则我很难想象在如此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们未来将如何生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