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几十年的“致癌物”,真的致癌吗?
2015-11-02 15:56:39 来源:汉网

近日,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宣布火腿、香肠、培根等加工肉制品为“致癌物”,同时把生鲜红肉列为“致癌可能性较高”的食物,引发各界热议。

电视上也有很多养生节目,各种头衔响亮的专家会告诉你众多“健康须知”。如果你天天看这些,并且严格按照养生节目上说的那样吃与喝,恐怕会过得很幸苦——既要称每天吃多少克油与盐,还得用计算器加公式算计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替换关系,更得禁忌各种不健康食物……如此做下来,是不是就能保证身体没病、长命百岁?对此,恐怕没人能打保票,只能说有个心理安慰。

当把加工肉、烟草、酒精、石棉一并列入“致癌”类时,这个研究本身的分量和说服力就会大打折扣。难怪研究结论一发布,很多西方研究机构和营养学大腕站出来挑战:有人称饮食调查问卷准确度低,有人指责研究未计入生活习惯因素,有人提出研究只量化了肉类摄入量而没有把肉源肉质纳入分析,有人嘲笑研究的结论“说了等于没说”。其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有点冤,食物致癌性分类研究也许只是“分配的任务”,其结论发表在任何一本学术刊物上恐怕都不会有问题,但它偏偏挂着世卫组织的头衔来发布。毕竟,人们更加期待世卫组织告诉我们,新研究发现了什么新的防癌食物,或者是转基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人们不希望世卫组织转发口水帖,发布类标题党新闻。当然,要强调的是,本文只对世卫发布消息引发辩论进行现象分析,至于少吃加工肉、多吃蔬菜、平衡饮食、健康生活,已是常识,微信朋友圈里就有很多。

在某种程度上,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这个研究结果,与许多养生节目中的“忠告”类似,其所述的内容未必有错,但也不能“过度解读”。毕竟,肉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蛋白质与脂肪摄入源之一。完全不吃肉,或许可以减少一部分健康风险,但也可能引发其它身体不良反应。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所处的环境,具有的身体素质,从事的工作强度,千差万别,对包括肉类在内的各种食物的吸收与代谢也有差异。因而,笼统地“这不吃那不吃”,并不科学合理。“适度而不过度”地注意健康饮食,别因噎废食,活得也会更舒坦。(流浪孤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