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戏法,谁在穿针引线?
2015-12-22 08:56:43 来源:汉网

面对大量征拆资金,有的违规占地建房,巧取豪夺;有的监守自盗,伪造资料,套取补偿资金;有的利用职权“搭伙求财”,合谋骗取补偿款;有的“吃拿卡要”、“雁过拔毛”,大肆索贿受贿……四川省广元市个别党员干部将“黑手”伸向棚户区改造项目,纪检监察机关闻风而动——(12月2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棚户区改造,可操作性强,监管盲点多,造就了一大批“前腐后继”的贪官,也造就了一大批“狮子口”、“骆驼胃”的“钉子户”。为了钱,贪官们吃拿卡要、雁过拔毛,也是为了钱,钉子户左右奔走、无孔不入。当拆迁官员和“钉子户”搭上了线,一明一暗、“亲密无间”的将“黑手”伸向拆迁款,那对于棚户区改造来说,就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拆迁官员和“钉子户”的结合,是利益驱使,然而,笔者认为,他们大多数都不是“无媒苟合”的“野鸳鸯”!试想,青天白日下,有几个贪官胆敢明目张胆的向拆迁户索贿,又有几个拆迁户敢提着一摞钱往办公桌上摔?若说没人穿针引线,彼此陌生的他们,“感情”升温岂会如此神速?

据报道,利州区东坝街道城郊村个别农户“浑水摸鱼”,以每袋0.8元至1元的低价购买蘑菇种植废料,并通过贿赂买通拆迁工作人员,以每袋8元的高价获取赔偿,8户共骗取征拆补偿款310余万元。从这8户农民买通拆迁工作人员的案子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推出一个结论:这条利益输送链条上,至少还有一名掮客。首先,8户农民,不可能每一户都和拆迁办人员沾亲带故。其次,大多数农民都本质纯朴,可能会在讨价还价中占点蝇头小利,若无人鼓吹,少有人敢干那违法乱纪的事儿,就不怕一不小心踢到铁板?再者,若没有人“跑风漏气”,那这8家农户怎么会知道鱼目混珠、浑水摸鱼这样拙劣的伎俩也能成事?所以,在这桩案件的背后,很有可能还有一只“拉皮条”的“黑手”。这只“黑手”,不仅知道农户的贪欲,还明了官员的软肋。

从大多数贪官的心路历程来看,在受贿之初,他们是相当小心的,每一次伸手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若没有中间人从中斡旋,他们是宁愿抱着“贞节牌坊”干瞪眼,也不愿意主动上门当“婊子”。同理,若无人从中牵线搭桥,也没有几个拆迁户能找准庙门,更甭和贪官们一起登台献艺了。

 其实,在不少贪腐案件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皮条客”的身影,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把焦点集中在官商勾结这一类案件中,却往往忽略了拆迁官员与“钉子户”从相互不认识,到“穿一条裤子”这个过程中第三人的身影。

有句老话叫做“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放到棚户区改造,那就是“挖掘机一响,黄金万两”。拆迁这个领域,监督管理“短板”突出,腐败形式多种多样,尤其以“干群合谋”最为隐蔽,社会危害性也最大。所以,我们不仅要抓住身为“命运共同体”的双方,还要挖出牵线搭桥的“皮条客”!(许尽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