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谈“谣”色变,政府应提高“公信力”
2015-12-21 14:14:17 来源:汉网

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据湖南公安厅官方微博消息,今天陆续有网友反映“长株潭来了帮北京的犯罪团伙”,在求证了当地警方确认并无此类案件发生。(12月20日 人民网)

为什么谣言有这么大的威力,每每谣言来袭,总有人上当受骗?对政府官方消息的不信任必然会导致民众选择最简单、最保守的避嫌方式,“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或许借用网友的一句话可以更准确诠释这一切:“专家不可信,媒体不可信,政府部门不可信,我们只能信任自己了。

谣言到底有多可怕?这次警方出来辟谣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注脚。它警示我们,最可怕的从来不是谣言本身,而是治理谣言的地方政府,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滑过责任的底线,沦为谣言的一部分。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不仅加速了谣言的发酵与爆发,也使得政府辟谣成为民众眼中的“浮云”。

谣言都具有攻击性,能否成功应对,直接取决于政府的公信力。防治谣言的根本在执政为民,各政府职能部门应坦然回应来自民间的各种质询,通过强调政府的公开、公平、公正,确定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威信。

此外,还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建设,规范社会秩序,使阴暗的、偏颇的谣言在暴晒中烟消云散。在这一前提下,政府防治谣言的相关制度建设是关键。这些防治机制有信息、舆情的监测、分析机制,做到面对谣言能够及时发现,迅速处理;再者是权威信息的准确发布机制,即:建立一整套政府辟谣的科学程序,进一步提高政府应对谣言的能力。

科学的辟谣机制与民众理性密不可分,如何快速、科学的分析信息的真假,考验着公民对信息的分析能力。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公民对信息处理能力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整个社会防治谣言水平的提高。(文/陈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