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带薪休假”从生活的奢侈品变为必需品
2016-03-11 09:32:32 来源:汉网

今年两会,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到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带薪休假、延长假期、增加节假日、“黄金周”安排等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和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研究室主任戴学锋表示:“假期可以调整优化,增加法定节假日还需慎重。”他认为,“我国的休假制度并不比西方国家落后,但是执行得不好,尤其是带薪休假,核心问题还是要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3月10日,人民网)

落实带薪休假在近年来的两会提议中呼声一直很高,落实好带薪休假,一是有利于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二是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三是有利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的背景之一,是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带薪休假,开始施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然而七年多过去了,在实际情况中职工休假的权益难以保障的情况仍然普遍,带薪休假制度如镜花水月,俨然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奢侈品。

带薪休假是劳动者的权利,也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心理息息相关。新华网2015年8月的一项调查显示,七成多网民过去3年内没有享受过带薪休假。没休成假的原因中,“想休不敢休”“想休没时间休”“担心休假会影响前途”三项的占比达到一半多。

带薪休假落实难也不应仅归咎于企业和职工,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执法监督力度不够。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各项休假制度都是合理的正向引导,并没有真正的强制约束,造成了人们美好的休假愿望无法实现的现状。

为了将带薪休假变为生活中的必需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两会代表、委员都在提有关休假的建议,国家对此也越来越重视,落实休假力度不断加大,并提出了2.5天休假制,丰富了休假可选方案,为实现带薪休假创造有利条件。

然而这些显然是不够的,落实带薪休假还需要多个部门采取多种方式来共同努力。首先社会舆论要合理引导,宣传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揭露违反《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行为,营造合理休假的良好氛围。其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带头休假并保障员工休假权利,做好制度落实的引领者和维护者。还有就是完善立法,加大执法部门的监管力度,对违反规定的企事业单位严格问责。

相信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和社会各方面的不懈努力,必然会有更多的人理直气壮地选择“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薛建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