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准女婿”并非“啥子都没得”
2016-06-24 09:48:34 来源:汉网

“我给你讲,不分手,房子、车子都不要想,今天也不要回来了!”前晚11点,陈妈妈把女儿和准女婿的所有东西都扔出门了,她在电话里跟女儿陈晓楠说得很决断,两条路作选择:要么跟男友卢勇分手,找个正儿八经;要不就自己收拾东西,跟卢勇走了别回来。(6月23日《重庆晚报》)

“啥子都没得还想结婚”,虽有现实的成分在里头,更像是对童话爱情的“轻蔑”与“讽刺”。“要么选择分手,找个门当户对的人结婚;要么走出家门,追求爱情的自由与独立。”同样的选择,任何一双“门不当户不对”的情侣,在谈及婚嫁时都可能会遭遇。难道,“啥子都没得”就丧失了谈婚论嫁的资格?结婚的前提唯有建立在富足的经济之上?

“啥子都没得”的婚姻注定是不被祝福的。如果真的一无所有,再美好的爱情也只是虚幻的海市蜃楼。爱情里可以有童话,但终归于现实的柴米油盐。陈晓楠的妈妈极力反对女儿与相恋三年的男友分手。理性层面有失偏僻,情感角度却并无过错。爱,不只是两个人相互依偎时的温暖,更有生活重压之下的种种无奈。妈妈都是过来人,自然不忍心自己的女儿吃苦受累。

中国人讲究门当户对,哪怕是在“新结婚时代”,这些遗留的传统思想依旧根植于某些父母的心中。男友卢勇家境不好,在陈晓楠家里一住就是三年,算是个“上门女婿”,职业是推销员。“想想同事朋友说起她们的女儿,不是嫁了富二代,就是嫁小金领”,相形之下,自己的女儿“条件优越”,却偏偏找个“上门女婿”。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致使陈晓楠的妈妈“一夜夜地睡不好觉”。

然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以及爱女情结的深厚,却也让这位妈妈蒙蔽了双眼。卢勇并非“啥子都没得”,身边的人都称他是“潜力股”。经济拮据只是暂时的,并不代表永远的贫穷,能力是创造一切的资本。他不靠父母,不靠天不靠地,万丈高楼平地起,需要的只是时间和锤炼。最重要的是,在陈晓楠过生日时,他几乎拿出整月的工资为她买生日礼物。富足的财富兴许是走向“美好生活”的捷径,但一定不是决定幸福婚姻的标配。婚姻不能光靠感动维系,但“感动”一定是甜蜜爱情的试金石。

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裸婚时代》,给无数的年轻情侣灌输了全新的“婚姻观念”。以至于不少年轻情侣全然不顾,不惜与全天下人为敌,甚至颇有点“不择手段”。绝食、偷户口本、离家出走,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一段段张力十足的爱情故事在现实中上演。或源于生活的压力,或是对婚姻自由的无限憧憬,确有年轻情侣尝试裸婚的味道。
对于裸婚,其实因人而异,年轻情侣的向往,甚至实践,往往总会遭遇家庭的百般阻挠。而这种充满爱意的“阻挠”是基于千年传统风俗的沉淀,以及现代结婚奢靡之风的盛行。“啥子都没得还想结婚”既是为了孩子好,也是为了面子上挂得住。

客观地说,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结婚时父母对物质方面有要求并不过分,毕竟再美好的爱情也需要物质基础的支撑。感情稳定、彼此深爱,不足以打动父母决断的初心。关键是要让女方的家庭看到希望,看到那股可以创造物质条件的“潜力”,而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啥子都没得”。

既然孩子希望妈妈理解自己的选择,何必急着“棒打鸳鸯”?“虽然现在无车无房,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女友过上好日子。”这样的承诺,需要时间去检验,何不选择相信一回?婚姻并不是物质,而是相互扶持、共同努力的精神和相互依靠的温暖。同一个问题,只要换个角度,相互理解,总归能找到折中的办法。(磊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