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王莹)5月26日,“我是朗读者”市民朗读大赛暨“书香银川 阅月相约”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银川举行,朗诵艺术爱好者及参赛选手等200人参加活动。
近期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第二季在央视一套播出后,仍旧是各方好评不断。当前社会文化思潮日趋多元化,尤其是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类文化思潮和价值观扑面而来,带来众多选项的同时,也对人的文化思想带来了一些困惑,如何把握自身文化定位成为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而回归传统文化,从传统中汲取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可以说银川市朗读活动的全民参与和文化节目《朗读者》的热播,并非是颠覆而是一种回归。朗读诗词也好,散文也好,之所以给人很大触动,除了文字优美,更多在于传达的价值与读者、观众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朗读真正打动人的主要不是朗读的过程,而是朗读者结合个人独特经历所传达的真切情感。
书籍是了不起的发明,它改变了人类的精神生活。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一直有主流,跑偏的时间稍微一长,读书就会起到自我修复的作用。读书是人们更新知识、获得智慧的基本方法,是国家和民族传承、发展的基本途径。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人均读书的时间太少了,用于娱乐的时间太多。朗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勤奋读书、爱好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今天,我们要大力倡导全民阅读,提高阅读观念和意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朗读因中华文化而深入人心,群众对朗读的热衷,体现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支持。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精神之源,文化是一个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保证。朗读的回归,不是偶然的,它是个风向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永远有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深入人心,这种精神文化需求还会有更强劲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我们应树立我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让中国这个文化大国真正成为文化强国。(邢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