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陷“蜂蜜门”,老子号“食”字路口更要守安全
2018-12-17 15:21:35 来源:汉网

12月15日晚,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零距离》栏目播出了关于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违规生产食品蜂蜜的相关报道。知名品牌北京同仁堂蜂蜜的代工生产企业将大量过期、临近过期的蜂蜜回收,回收蜂蜜被倒入大桶,送入原料库。执法人员称,企业的操作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北京同仁堂发表相关声明致歉,并表示相关产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场。(12月16日澎湃新闻)

不管北京同仁堂蜂业的致歉有几多“真诚”,但是代工厂盐城金蜂在生产同仁堂蜂蜜中的种种失范违规之举板上钉钉。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同仁堂”品牌蜂蜜第一次出现疑似质量问题。2016年,“同仁堂”品牌某批次的一款麦卢卡蜂蜜曾被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测出糖浆,疑似造假。而当时那款蜂蜜同样不是同仁堂集团体系下企业自产,而是进口自新西兰合作方。今年9月他们也有过回收过期蜂蜜的类似操作,而今年10月企业还更改过蜂蜜的生产日期,违法延长产品“寿命”,同仁堂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很容易损害了消费者对中华老字号同仁堂的信任,很可能连其它的 “老字号”也会受影响。

在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当下,“老字号”食品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优质的产品质量、良好的群众口碑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头戴盛锡福,脚踩老美华,身穿谦祥益……”这首民谣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传统名牌商业企业———老字号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荣耀。然而,这同仁堂接连曝出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的“食品安全问题”正不断冲击着消费者信任的底线,损害“老字号”食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使“老字号”号食品或多或少卷入到食品安全危机当中,亟待引起注意。“同修仁德、济世养生”八个字是康熙当年为同仁堂写下的,这也是他们的企业精神。为什么使用的人毫不珍惜,偏偏要干砸牌子的事情呢?

究其原因,之前各地政府重视“老字号”企业的发展,纷纷出台各种鼓励和支持的政策措施,容易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对“老字号”食品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采取“宽大处理”的态度,这无形中助长了企业不规范守法经营的底气。于是生产线不断拉长、产品品种不断增多、门店不断增加、销售网络不断扩大等等。这样的快读扩张带来了隐患,由于管理制度、管控措施未及时跟上发展的步伐,导致企业疏于管理或管理混乱,进而产生食品安全问题。这次就是因为委托方同仁堂对代工厂盐城金蜂生产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和失察,造成蜂蜜质量失控。

因此,要充分发挥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以及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不留情面曝光“老字号”食品存在的问题,督促经营者及时改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真正做到“百年老店,诚信为本”。同时,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在继续鼓励支持“老字号”食品企业发展的同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避免以罚代管,才能确保老字号长远的发展。(王颖)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