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大讲堂”第73讲:解读小龙虾的前世今生
2017-05-19 20:55:38 来源:

 \

武汉市食品药品执法总队二大队大队长李振

  汉网消息(记者 余丽娜 余倩 通讯员 姚林萱)小龙虾是虫子吗?我们餐桌上的小龙虾安全吗?5月19日15:00,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局第73期“食品药品安全大讲堂”走进江汉区唐家墩街道办事处,武汉市食品药品执法总队二大队大队长李振为居民和汉网网友们解答小龙虾的前世今生。

    传小龙虾是当年侵华日军生化部队引进中国用来专门处理尸体,同时称其体内积聚了大量铅、镉、铬有害重金属。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武汉市食品药品执法总队二大队大队长李振为居民和汉网网友们答疑解惑。

\

网友踊跃提问
   
   

   小龙虾是虫子吗?

   【传言】 小龙虾不是虾,是一种虫子,外国人都不吃。
 
    李振:我们俗称的小龙虾是一种淡水鳌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蜊蛄科螯虾亚科。它也有自己的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的故乡既不在中国,也不在日本,而是来自遥远的北美洲,主要栖息地是墨西哥湾沿岸,特别是密西西比河口附近的区域。所以也被叫做路易斯安那州鳌虾。

    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有过统计,全世界每年小龙虾贸易量高达30万吨以上。科普专家瘦驼说,在小龙虾的故乡美国,早在200多年前就开始吃小龙虾了,而且量很大,还有不少专门卖小龙虾的市场,欧洲国家也吃,只是日本人确实不爱吃,因为觉得小龙虾肉质比较柴。

\

         曾用来帮日军处理尸体?

  【传言】 二战时期,驻华日军生化部队将克氏螯虾(小龙虾的前身)进行基因改造后,运到日军驻地,以摄食未火化完全的尸体为生。

  李振表示,克氏螯虾就是小龙虾的学名,并不是什么前身。日本从美国引进小龙虾的时间大约是1927年,主要是把它们作为牛蛙的饲料。另外,小龙虾确实是日本带到中国来的,约在1929年,也是作为饲料、食物的,最早登陆的地点在南京附近。但这时,抗日战争尚未爆发,南京及周边地区并非日占区,不存在处理尸体。

  此外,抗日战争时期,基因的概念都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基因改造。

  李振说,“小龙虾生存能力强,但本身不具备处理污的能力”。

   \


       小龙虾吃起来安全吗?

  【传言】 肺吸虫病小龙虾终身携带,易造成“横纹肌溶解症”?

  李振:预防寄生虫的关键是烧熟煮透(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在100℃以上,时间不少于10分钟),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用烤、腌、醉等加工方法难以将小龙虾体内携带的肺吸虫囊幼虫全部杀死。

  监管部门近年来一直对小龙虾工进行突击检查和抽样,对洗龙虾水、油焖大虾调料、食油、小龙虾活体、小龙虾蘸料、小龙虾菜肴等进行的抽样检测,目前尚没有发现食品安全问题。

     【传言】 洗虾粉造成了横纹肌溶解症吗?

       李振:2010年南京曾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病例,流行病学家从病人就餐史分析,高度怀疑小龙虾是导致这一事件的元凶。

  网上有种说法,认为是“洗虾粉”导致了横纹肌溶解症,实际上洗虾粉的主要成分是草酸,它从机理上就不具备导致了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尽管它的酸性较强,但是由于是水溶性,洗完之后又经过很多加工程序,不可能在虾身上有很高的浓度。我们平常吃的蔬菜里有富含草酸,比如菠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