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夫妻住院 美小护爱心接力 手语导医陪诊当翻译 管床护士手写沟通本
2018-05-04 18:05:25 来源:掌上武汉

 

\

武汉交通广播记者徐睿捷、记者 通讯员谯玲玲 潘婉发回报道:

聋哑人士祁先生患病后,听闻圈友推荐前往提供“手语导医”服务的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日前出院时他频曲大姆指,用手语留下无声的“谢谢”,感谢手语导医的耐心陪诊,致谢管床护士为他建立专属沟通本。

61岁的祁先生家住武昌光谷,夫妻二人均为聋哑人。祁先生近来查出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苦于无法言语沟通,没能接受规范治疗。聋哑人士有自己的交际圈子,祁先生听闻圈友介绍武汉市第一医院提供“手语导医”专为聋哑患者服务,于4月25日下午“舍近求远”前往汉口到该院就诊。

在门诊分诊台,祁先生的比划让导医明白了他的特殊身份,立即请来门诊手语导医蔡娟为其陪诊。蔡娟了解到祁先生想看高血压,便带他看心内科医生,医生询问病情、病史,蔡娟充当现场手语翻译。医生给祁先生量血压,高压200单位,超出正常值70个单位。

这时,祁先生通过手语告诉蔡娟,自己有位听说都健康的女儿,请她给女儿打电话说明病情。经电话沟通,祁先生的女儿最终表明一个诉求:安排祁先生住院治疗。去病房的路上,祁先生通过手语告诉蔡娟,他还有糖尿病要不要再找专家看看。蔡娟建议他,入院后可以请内分泌专家来会诊,这样更便捷。

蔡娟将祁先生及妻子带至心内科病房,在她的协助翻译下,管床医生完成病情记录,管床护士熟悉病情后顺利完成交接。此时,早已过了下班时间,蔡娟微笑着向祁先生夫妻俩用手语道别。

得知祁先生能识字,细心的管床护士何欢和张洁,并不会手语,她俩悄悄备好一个笔记本,作为祁先生的专属沟通本,利用文字进行沟通。记者在沟通本上看到,从祁先生入院至出院,沟通本上有管床护士写下的一段段文字,如“今晚不能回家,12点以后不能吃东西喝水,明早需要空腹抽血……”“晚餐血糖有点高,在病房可适当动一下。”“您早上先吃降压药再出去过早,降压药清晨起床后吃效果好……”“请您稍等,9点半会有导医带您下楼结账。”

5月1日上午出院时,两位管床护士已将服药说明详细地写在药盒上,并请蔡娟再次来到病房,为祁先生手语讲解回家后的饮食和休息等注意事项。祁先生频频点头示意明白,频曲大姆指用手语表达无声的“谢谢”,并大方与护士合影留恋。

“工作10年第一次护理聋哑患者,看着蔡娟用手语跟祁先生流畅沟通很是羡慕。”管床护士何欢和张洁表示,此次护理经历最大的感受是想去学手语,“万一下次碰到不识字的聋哑患者,写字沟通也不管用了。”

2012年5月,武汉市一医院成立张勤手语导医义工队,这也是华中地区第一支手语导语义工队,导医蔡娟是当年最早加入义工队的一批人,坚持8年手语导医的她如今已考取手语初级证书。“手语导医让我特别有价值感和存在感。” 蔡娟告诉记者,为祁先生等聋哑患者陪诊导医时,总能收获不少病友的点赞:“还有手语翻译,医院这都想到了,你们蛮不错啊。”

聋哑患者是一个不小的群体。记者翻看蔡娟个人的手语导医记录,今年3月她共为5位聋哑患者服务,4月15日一天先后为两名聋哑患者导医。武汉市一医院“张勤手语导医义工队”队长张勤,手语导医8年服务聋哑患者2200多人次, 被誉为聋哑病患的“最美翻译官”,刚刚当选全国最美志愿者、获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的他表示,欢迎更多的人学手语会手语,共同关爱聋哑人士。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