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这样的长者 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家人街坊网友讲述"敬礼爷爷"感人故事
2018-06-03 11:57:12 来源:汉网

 

\

李国发的小孙女李思睿每周只能回来一次,爷孙俩会去附近的公园散步聊天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

李国发退休后被幼儿园返聘成为保安。2015年有位家长拍下了他以标准军姿站在幼儿园门口的照片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翻拍

\

79岁的李国发一年四季都是军装在身,每次出门前都会整理军容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敬军礼迎候入园孩子36年风雨无阻,湖北省军区幼儿园退休书记李国发的故事经长江日报独家报道,在读者和网友中引发热议,“敬礼爷爷”视频被多家央媒转载。

昨日,长江日报多路记者进行深入走访,社区居民、读者网友、教育工作者、家人等纷纷讲述他们眼中的“敬礼爷爷”。

社区居民点赞

他曾为捍卫社区利益挺身而出

6月2日,“敬礼爷爷”李国发所住社区的支部书记沈艳联系到记者,讲述了李爷爷在生活中和邻里相处的故事。

沈艳回忆,李国发待人非常和善,并且有着军人的担当和责任感。她记得,曾有一个楼盘开发商在社区附近建楼房,为了占用更多的面积,他们企图将社区围墙向后移,这样一来社区空间变小了,给居民们会带来诸多生活不便。“开发商是很强势的,其他居民敢怒不敢言,是李国发老人主动去和开发商交涉,最后守住了这道围墙,为咱们社区居民谋了福利。我们都特别敬佩他,尊重他。”

沈艳说,她之前也常看到李爷爷在幼儿园门口敬礼,但不知道竟然坚持了30多年。“李爷爷不仅是孩子们的精神标杆,也是我们的榜样,能和他同在一个社区,我感到很骄傲”。

(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读者网友感言

连日来,“敬礼爷爷”李国发的故事感动大批读者,多位读者给长江日报留言称,自己虽然没有在省军区幼儿园读书,但曾亲眼见过敬礼的李爷爷,至今难以忘怀。

在武汉工作的贺女士说,2016年时,她曾在省军区幼儿园旁的酒店住了十多天。每天早上上班路过幼儿园,都会看到“敬礼爷爷”向每个到园的小朋友打招呼,他和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深深印在自己的记忆中。“我记得李爷爷看上去很慈祥、很精神,看到他的小朋友也都笑得特别开心”。

“李爷爷让我想起了自己高中时的老校长。”贺女士说,“他也曾是一名军人,和李爷爷一样,每天守在我们上学的路上,跟我们亲切地打招呼。尽管老校长已经去世,但一想到李爷爷就仿佛回到了从前。在学习生涯中能遇到这样一位长者、师者,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生的福气。”

(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教育工作者被感动

“礼仪教育”是幼儿宝贵的精神财富

“敬礼爷爷”李国发用36年的坚持诠释了师心与师道,不少教育工作者也深受启迪。6月2日,武汉多位教育工作者对长江日报记者表示,李国发所做的一切,将成为孩子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敬礼爷爷’日日如一的坚守中,孩子们必定会感受到来自身边的军人风貌。”硚口区幸福幼儿园园长说,借助李国发的言传身教,坚守、自律、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自然会根植于孩子们心中,代代传承。硚口区崇仁路幼儿园副园长杨维则表示,幼儿礼仪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由于3岁—6岁幼儿的模仿力很强,榜样示范的作用尤为重要,“敬礼爷爷”李国发就是孩子们良好的榜样。“如果我们的礼仪教育一直坚持贯穿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乃至入职,对个人文化、修养的升华,以至由此衍生出的对家庭、社会产生的正能量,可以说意义非凡。”

读罢李国发的故事,硚口区体育馆小学校长寇晓燕被深深感动。她说,这位老教育人以自身为榜样,教会孩子从小学会坚持、学会尊重、学会做人,也身体力行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他所传递的,正是我们教育者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敬礼爷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

“从‘敬礼爷爷’身上,我读出了对待工作的敬畏之心。”武钢三中教师刘江华说,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以一颗敬畏之心对待工作,内心会生养正气、责任与庄严。那么无论置身何处,都会闪出耀眼的光芒。“从这点上来说,‘敬礼爷爷’散发出的孑然正气,将会影响孩子们一生。”

(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邓小龙)

小孙女李思睿受影响

立志成为家里的“幼师三代”

李国发和老伴共育有两子两女,目前二老和最小的儿子一家三口住在一起。小孙女李思睿是武昌实验寄宿学校高二学生。6月2日中午,李思睿刚刚从学校回到家里,吃过饭后就关上房门做作业。“我从小就看着爷爷对孩子们敬礼,已经觉得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没想到有这么多人为爷爷点赞。”李思睿说,其实爷爷李国发早就让她的同学、室友羡慕不已:李国发关心孙女在学校的生活条件,有时周日会到学校寝室看望李思睿。每次见到李思睿的室友,李国发都会用“宝贝儿,你们好”来打招呼,室友们都有些惊讶地对李思睿说:“从没听过长辈老人喊我们‘宝贝儿’,你爷爷真可爱。”

李思睿回忆道,她小时候是个腼腆的女孩子,在陌生人面前不太敢开口。爷爷便天天带着她和邻居们打招呼,见人就要问声好。随着年龄增长,李思睿逐渐变得活泼开朗。“从小学到现在,我的好朋友越来越多,就是因为爷爷帮我改变了性格。”明年即将高考,李思睿的心中已经有了目标:大学考进对口专业,将像爷爷、大姑一样当一名幼师,去幼儿园工作。

(长江日报记者邓小龙)

对话“敬礼爷爷”>>>

希望家里每代人

把呵护孩子的事业继续下去

看着众多网友的点赞和留言,李国发6月2日对长江日报记者说,作为军人和教育人,通过敬礼帮助孩子们成长是他的本分。“呵护孩子,就是呵护祖国的未来。我和大女儿都是幼师,希望小孙女明年考大学也选择幼师专业,让家里的每一代人中都有幼师。”指着家里摆放的全家福,李国发对长江日报记者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一到节假日就觉得时间过得慢

李国发所住的小区距离省军区幼儿园200多米。6月2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李国发家里时,他仍穿着一身军装,胸前依然挂着“为人民服务”的胸章。他笑着对长江日报记者说,穿军装、戴胸章已经是他生活中的“标配”,“以前换衣服忘了戴胸章,在幼儿园门口敬礼时还会被孩子们‘批评’”。

2000年退休以来,李国发坚持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洗漱,6点半开始吃早餐,然后站到镜子前整理身上的军装、军帽,并确认胸章扶正。待所有准备工作完成,他才会出门前往幼儿园向孩子们敬礼。

李国发说,为了给孩子们敬礼,退休后他作息规律从来没变过。6月1日一早,李国发照例走到幼儿园门口,见没人来上学,才想起当天是儿童节,孩子们都放假了。“一到休息的时候,就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曾每天以军姿在幼儿园门口站7小时

李国发家中保存着一张照片,是2015年时一位家长为他拍下的。照片中的李国发身穿安保制服,戴着头盔,笔直地站在省军区幼儿园门前。

李国发介绍,2004年,当时的幼儿园领导找到他,希望他能担任值班“安保员”,让孩子们有种被守护的感觉。他当即答应下来,并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曾是一名军人,站在幼儿园门口就应该像站岗一样。”从那时起,每天上午7:30—11:30、下午2:00—5:00共7个小时时间,李国发坚持以标准军姿站在幼儿园门口。

2008年到2014年期间,李国发先后因胆结石和疝气两次住院接受手术。心系孩子们的李国发,每次术后不到3个月就又回到“岗位”上,继续敬礼、站军姿。到2016年,为了李国发的健康着想,园方不再让他担任“安保员”,但他闲不住。

每天上学时段幼儿园门前来往的车辆较多,李国发每天早上还要充当“志愿交警”,帮助疏导幼儿园门口的车辆。去年,他看见幼儿园门口的共享单车停放混乱,就提前半小时来到幼儿园门口,带头将四处散放的单车摆放整齐,为孩子们清出道路,也避免了安全隐患。

希望家里的每一代人中都有幼师

据了解,李国发的大女儿李新红也是一名幼师,17岁时就进入幼儿园工作,去年刚刚退休。为了给父亲当“敬礼爷爷”提供支持,李新红退休后开始在家制作些泥塑玩偶,让李国发送给小孩子们作为奖励。

在爷爷的影响下,上高二的小孙女李思睿也立志成为一名幼师。对于孙女的想法,李国发感到很欣慰。他说:“我和大女儿都曾在幼儿园工作,现在孙子辈也渐渐长大,我希望家里的第三代人能接过我们的‘接力棒’,把呵护孩子的事业继续下去。现在小思睿把我的想法作为目标,相信她能将理想变成现实。”

(长江日报记者邓小龙)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