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好女婿陈昌炎通讯员高池摄
赡养岳母到104岁
记者舒翔宇通讯员高池
这个月的2号,陈昌炎老人满八十了。在他漫长的人生中,他把28年青春奉献给了大西北,与妻子结婚7年相聚不过百日。1968年妻子病逝,为妻子弥留之际的一句承诺,他赡养岳母46载。直到去年,他为104岁老岳母送终。“他比亲儿子还亲。如果不是他,我早不知死到哪里去了。”这是三年前媒体采访时,老岳母谢芝姑反复对记者说的话。
孝道在陈家传承
陈昌炎高兴地告诉记者,过年之前24岁的孙子陈洋和孙媳妇,就将带着一岁多的重孙女,从武汉城区搬回奓山街老家同住。
去年老岳母离世后,陈昌炎成为“空巢老人”。他说,虽然暂时独居,但儿孙都孝顺得很。在青海工作的儿子陈桃青怕他孤独,每天打电话嘘寒问暖。大孙儿也在汉阳买了房,等回汉发展也要接他过去住。他自己身体也还不错,每天都会出门散步、锻炼身体,和老人们拉家常。现在把家里张罗好,就等着孙子过年搬回来了。
“有我,你放心”对妻许重诺
陈昌炎和妻子谢丛贞是娃娃亲,两小无猜。16岁“认门”定亲,准岳母谢芝姑打了8个荷包蛋,表示认可了他这个女婿。1960年陈昌炎转业到青海格尔木邮电局唐古拉山邮电分局。此后22年间,他坚守在海拔4700多米的唐古拉山。
1961年,陈昌炎回到蔡甸老家与谢丛贞举行婚礼。婚假结束,谢丛贞患有心脏病,不能随陈昌炎返回格尔木。此后,每三年陈昌炎才能获得一次40天的假。结婚7年,夫妻俩相聚的日子不到百日,往来书信近千封。
1968年12月4日谢丛贞早产生下儿子后,心脏病发作。次日,谢丛贞在弥留之际,拉着陈昌炎的手,指着儿子和母亲,放心不下。陈昌炎说,“有我,你放心”。
退休即刻返乡照顾岳母
料理完妻子的后事,陈昌炎回到青海,每周给岳母写信。19年,写了400多封。1987年,陈昌炎退休还乡,一回来就赶去看望岳母。一年冬天,八十多岁的谢芝姑早起生炉子,不小心引发火灾,幸亏及时浇灭。此后,陈昌炎决定每天给老人送饭,这一送就是10多年。
1999年,陈昌炎在老屋旧址建起三层楼房,之前,自己的父母于1989年、1995年相继去世。这年10月2日,陈昌炎把谢芝姑接来一起住,寸步不离地照顾老人。
背老人散步变花样做饭
谢芝姑喜欢散步,陈昌炎每天陪着一起,老人走不动了,陈昌炎就背着她回家。一日三餐也是变着花样让老人吃得舒心,谁家早点店有什么新玩意,陈昌炎就买回来让岳母品尝,老人的零食罐里一年四季总是满满当当。
2008年谢芝姑风湿病复发,陈昌炎就守在床边照顾,不仅端茶倒水,还端屎倒尿,老人捂脚暖手的暖袋总是热乎乎的。为了增加老人营养,陈昌炎冒雪上市场买新鲜鱼给老人换口味,吃前,把鱼刺一根根挑出来。老人特别爱干净,陈昌炎就端热水让老人擦身泡脚,在老人卧病的20天里为她换了4次床单。
2014年11月26日,谢丛贞的母亲、104岁的谢芝姑无疾而终,含笑离世,至今还保持着蔡甸区长寿之冠的头衔。
孝行故事将印发连环画免费赠予市民
陈昌炎的孝行从左邻右舍传开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蔡甸区将陈昌炎的故事制作成连环画书册。在春节前,《“蔡甸好女婿”陈昌炎的故事》一书就将通过市民之家、学校等途径免费赠予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