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荣峰
昨天清晨6点左右,汉口多福路永庆街15号、13号民房发生大火,多人被困。上午10点左右大火完全扑灭。多名目击者称,最先冒烟起火的是两房间的相连处,15号居民及时逃出,但13号一楼到四楼均有人被困。其中住户周师傅、老汪等先后救出多名邻居。而住4楼的一家3人,用床单结绳顺着往下爬,因绳子不够长和突然断开,3人坠楼受伤。目前火灾原因还在调查中。
事件
清晨民房失火众街坊火速救援
昨天上午,多名网友爆料,永庆社区一栋民房失火。记者看到,天尚未亮,一栋民房顶部冒出明火,浓烟飘出数百米。记者立即赶到现场,失火的是永庆街13号和15号,13号在15号的南面,两个房子相隔很近。13号5层高,5楼是搭建的棚子;15号是两层的砖木瓦房,已在大火中坍塌。
李婆婆住在5号,就在15号对门,她说,6点左右,她出门买菜,发现15号背后冒烟,不到一分钟便有明火蹿出。
滕先生住在15号,事发时正在二楼睡觉,听到奶奶喊“起火了”,连衣服都没来得及穿就跑下楼,顺带拿了个脸盆,准备接水灭火,哪知出了屋子回头一看才发现“根本不是一脸盆水就能搞定的”,便冲回楼上拿了几件衣服后跑了出来。
其他街坊邻居发现永庆街15号失火,立即过来支援,正好永庆街5号门口有带水管的水龙头,李婆婆的老伴许爹爹朝15号内喷水,其他街坊拿着水桶脸盆接水灭火,但火势太大,蔓延到13号。很快,消防官兵赶到。
现场
退伍消防兵带家人床单结绳逃生
多名目击者称,13号4楼,有两男一女顺着用床单结成的绳子沿着外墙往下爬时,绳子断开三人坠楼受伤。
昨天中午,记者在市一医院见到了这三人,他们姓钟,是爷仨。一家四口来汉一年多,在多福路做服装生意,儿子大钟曾是消防兵,最近退役回家,和女儿小钟一起帮家里做生意,事发前,大钟的母亲已出门。
据钟父介绍,昨天清晨6点,他们三人被楼下嘈杂声吵醒,发现楼下失火了,出门发现楼道内全是浓烟。由于儿子当过消防兵,便用几张床单结成绳索,他和儿子两人拉着绳索,让女儿顺着绳索沿着外墙往下爬,但绳索不够长,女儿爬到二楼到头了,只能跳下去。
家里只剩下两人后,他爬出窗户,站在窗台上,将绳索系在了空调外挂机上后,自己顺着绳子往下爬,爬到3楼时,儿子也开始往下爬,当他爬到2楼时,绳子断开,他和儿子都从楼上摔了下来。
记者从医院获悉,钟父左腿粉碎性骨折,大钟腰椎骨折,下半身暂时失去知觉,小钟腰椎受伤。
救援
好邻居救出多人最后才想起救家人
街坊们说,13号1到4楼居民顺利逃生,多亏了周胖子”、“老汪”等。
事发前,一楼住户“周胖子”和老婆要去多福路准备服装生意,周嫂子刚出门,就听到有人喊起火,“周胖子”出门查看,发现楼顶冒浓烟,就和街坊一起朝楼上喊,许多人闻讯从楼上跑了出来。但一楼一间小卖部的韩婆婆家大门紧闭,邻居们在门外怎么喊都没反应。韩婆婆每晚转钟才收摊,这会睡得正熟。“周胖子”把门踢开,进屋叫醒了韩婆婆。
二楼两名男子和三楼的一名女子没来得及跑下来,“周胖子”、老汪等街坊找来竹竿和绳子,将绳索用竹竿送上二楼和三楼,被困三人得以逃生。
救了大家,“周胖子”才想起自家两个孩子还在屋内睡觉,赶紧冲回家,将两个孩子抱出。
他的小儿子刚学会说话,大女儿在上小学。
消防提醒:
市民家中最好备消防设备
武汉市公安消防局宣传科王科长介绍,用绳索或者床单结成的绳索逃生,是个比较好的办法,但是使用效果因个人的素质和周边的环境而有很大的差异。对于具有使用经验或者从事类似工作的人来说,即便是面对大火,在准备绳索的过程中,也难免会紧张,影响准备效果,逃生过程亦如此。低层的位置比高层的位置逃生几率更大,被困房内的火情也影响逃生效果。但如果没有把握用绳索逃生,应等待救援。建议市民平时多注意积累火灾逃生的知识和技能,时刻熟悉住处周边的逃生环境,家中亦须配备灭火器、安全绳、防毒面罩等消防设备。
火灾现场。记者杨荣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