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卡门”这样学会法语
2016-01-12 07:38:22 来源:武汉晨报

本报讯(记者梅冬妮通讯员杨文丽)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语言之一,法语极富歌唱性的语言特征,一直被视为最美的语言。用法语演绎歌剧,则是语言和旋律最具音乐性的结合。1月29日,一部完全还原法国风情、全法语的《卡门》,将通过武汉本土音乐人及演员的共同努力,以全新的“音乐厅版”亮相琴台音乐厅。昨日,和合唱团奋战了三个多月的该剧“90后”声乐指导舒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团队废寝忘食,除了每个月3天的集训,私底下各声部也要加紧排练、背词,他们统计了一下,各声部一共排练了67次,每次在一起都超过2个小时。”

音乐厅版是前所未有的

虽然年轻,但这已经是舒雅第四次参与《卡门》制作,第二次以指挥身份加入团队。尽管和《卡门》如此“亲密”,舒雅仍然认为“《卡门》每一段音乐都是经典,每一段都不要错过。”与歌剧院和音乐会版都不尽相同的音乐厅版《卡门》,在最终呈现上进行了不少必要的处理。“我们在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并尊重、延续演奏传统的基础上,删减了近30分钟的音乐。由于这次是琴台音乐厅版本,所以有些表演内容较多的角色或没有演唱部分的角色自然会被删减掉。另外,我们本土的童声合唱团演唱法语歌剧还是十分有挑战性,而这次歌剧排练时间紧凑,所以也很遗憾的删掉了童声合唱的一系列的段落。”

一个元音念叨上百次

“尽管如此,还是会非常精彩的为大家呈现这部著作。”为了填补删减部分的不足,这版《卡门》“将大部分非乔治·比才(《卡门》作者)所作的宣叙调(带有夸张语音音调的念白)还原为角色之间的全法文对白。这对所有的我们本土演员来讲都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对法文一无所知的武音声乐系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在最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并演唱一部法语歌剧,这让舒雅也为这群学生们点赞。“我不得不说,学习语言本来该是一个很漫长的阶段。但因为工作需要,我必须让大家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最后达到表演状态。我们从法语音标开始,然后一个词到另一个词,再由一句话到另一句话。有的时候一个元音要带着大家发几十次、几百次。一句话反反复复的念叨个一上午也是有的。大家慢慢的由被我教,到自己去学会如何拼读。他们表现得很出色,我真的非常满意。”

为市民打开歌剧的大门

这次作为“外援”加入到这支《卡门》的本土制作团队,舒雅除了对武音声乐系学生的表现颇为满意,也对目前武汉制作一部歌剧的能力给予了肯定。“一部歌剧要把所有元素都添加进来,比如导演、主演、配角、合唱、乐队、舞台等等,武汉有华中地区唯一的专业音乐学院,有专业的武汉爱乐,有优秀的歌唱演员,还有已经有了一定经验的琴台音乐厅,具备了制作一部歌剧的基本条件,现在我们就在尝试如何做好它。”已经完全投入在这支“武汉制造”的创作团队中,舒雅最为期待的“就是为全武汉市民欣赏歌剧艺术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从演员到观众,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

▲演员在学习法语

声乐指导舒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