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程艳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在一般老百姓的眼里,腊八是重要的民俗节日,一进入腊八就要采买置办各种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而在这天喝一碗香浓的腊八粥,不仅寓意着吉祥,农历新年的火热氛围也会在人们的期盼里,随着腊八粥的甜香渐渐弥漫开来。
腊八喝粥畅胃气生津液
中国养生的基础是食文化,腊八养生也不例外,每逢腊八这一天,民间有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的习俗。根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内容逐渐丰富起来。
“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因而颇受人们喜食。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
地域不同,腊八粥加入的食材也各不相同。《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以作点染。”也有人配合腊月初八日,以八样食材混合煮食。现在腊八粥的配料依个人口味而定,一般有大米、花生、绿豆、红豆、莲子等,其他还有自选辅料的扁豆、红枣、桂圆、山药、百合、枸杞子、薏米、小米和其他豆类等,可加糖做成甜粥。
腊八粥并非食材越多越好
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腊八粥里的食材越来越丰富,有的甚至有20多种。营养师建议,腊八粥里加入的食材其实并非越多越好。腊八粥本身就有多种粗粮豆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比精白米高出几倍到十几倍,而且富含多种膳食纤维和抗氧化成分,传统意义上的腊八粥本身就有养生作用,对于营养过剩的现代人来说,只加常规的赤豆、芸豆、薏米之类的五谷杂粮反而更有利于健康,没必要加入更多高大上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