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百度
记者严珏
春节假期已过,上班已经三天,坐在办公室的你真的收心了吗?
记者在求职圈(QQ:429675438)中做了个小调查发现,在假期中过度放松之后,对工作产生厌倦、紧张甚至害怕的情绪时不时会来困扰职场人士:上班迟到、无心工作、常走神儿、效率低下、做事拖沓……给人感觉有点蔫儿;更有甚者,逃避现实,不想面对工作压力,痛苦挣扎于不想上班的纠结情绪中……如何在节后顺利收心,避免变成长假综合征,成了职场人迫在眉睫的课题。记者采访了一些职场过来人,用他们的经验来现身说法,为收心困难户们支支招。
案例一:拖延焦虑症
Lisa在一家外企做企宣工作。年前经理就交了个大任务给她:今年3月份,公司成立十周年庆,要隆重策划一下。
如今,长假结束,上班都两天了,Lisa心里就明白:周年庆策划方案的时间也就在这一两周之内了。可是拖拖拉拉了好几天,她还是只写了个开头:“没办法啊,满脑子还是放假的状态,根本不想上班,写不出来,到时候再说吧,说不定会因为时间紧迫而突发灵感。”她自我安慰,继而又灵光一闪:“经理还没发话,说不定到时候整个外包给活动公司做……”她现在的状态就是:能拖则拖,不能拖则对付过去,如果天降奇迹,突然出现其他情况不用做了那就最好。
过来人支招:每天列个工作时间表
李轩在一家广告公司做企划,以前开年上班也遇到Lisa类似的情况,后来因为一次拖延症耽误了公司的一个大单子,深刻检讨了自己。那之后的长假上班他都会提前调整自己。
他建议,第一步先要将倒转的生物钟“拨乱反正”,上班后及时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第二步,制定日程表,最长以星期为单位,最短以小时为单位。每天早上花半个小时,给自己安排好一天的工作,把一天中要做哪几件重要的事情分别安排到具体的时间段内,越细致越具体,越容易执行。例如“上午修改策划案”这个任务相对空泛,那么就细化为“9:30-10:00修改活动流程部分”、“10:10-10:30修改预算”、“10:30-11:00修改媒体推广部分”,把精力落实到具体的时间段和工作内容上,就会慢慢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案例二:目标迷惘症
过年之前,做食品销售的张磊收到了同行竞争企业抛过来的橄榄枝,提供了一个跳槽的机会。职位、待遇都比他现在的高,当然责任、压力也比现在要大很多。一来考虑到付出与所得之间的比例,二来考虑到不菲的年终奖,张磊当时并没有立刻接受这个邀请,而是表示要“考虑一下”。
新一年的工作又开始了,张磊再次回到了熟悉的办公室。可是新工作的诱惑仍然在眼前挥之不去。他试图把各种细节列出来做对比,然而所有的问题都是有得有失,难以抉择。而这也让他很难静下心来专注于目前手上的工作,烦躁、不安、憧憬不断交替。
年前,总会有很多悬而未决的事情,职场人常用“过了年再说吧!”这句咒语给自己减压,一旦长假过完,咒语就失灵了。
过来人支招:给自己施压帮助收心
有过类似经历的一家地产公司的销售主管李进建议,可以通过给自己施压和设立提升计划来帮助收心。首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看到眼前的人,是不会有大成就的。职场人之所以纠结往往在于既想迈出去,又怕失去现有的。考虑对自己来说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短期而言,看看今年的计划与工作任务,给自己一些明确的压力。长期而言,想清楚你是想追求按部就班,还是更愿意承担风险。压力虽然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但是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张力。
其次,设立提升计划。根据你自己的计划,分析要实现所需的条件。如果你想五年之后自己创业,那么规划一下,并列出你从现在到实现梦想之间的这段时间所需要经历的步骤。看看自己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对自己进行提升。
最后,立即开始自己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