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福田“蒙派克”转让时发现是“拼装车”
2016-03-14 14:21:00 来源:武汉晨报

记者尹勤兵

已买了两年的北汽福田“蒙派克”面包车,转让过户时发现车架号有焊接痕迹,被车管所认定是“拼装车”。事后,经销商“武汉全信天诚”4S店拿出7.8万元,想与车主“私了”,但因协议内容过于“苛刻”遭车主拒绝。

昨天,出售该车的这家4S店提出,如不同意拿钱和解,就应鉴定“拼装”是谁造成的。

商家:鉴定厘清责任最好

工商所:鉴定费没人出

昨天,记者陪同赵世平和二手车商一行,来到“武汉全信天诚”4S店。

该店负责人李忠称,4S店也进行了自查,均未发现该车车架号存在拼接情况。鉴于客户一直强调没有“人为”动机,经厂家授权和用户协商,同意以7.8万元回购。但车主又提出索赔10万元,最后双方没谈成。

李忠还称:协议虽是以4S店名义签订,但格式、内容都是“北汽福田”厂家授意的。

“当初车管所肯定验过车,否则上不了牌,”李忠表示,鉴于生产、销售、使用三个环节,都存在拼装可能性,他建议车主走鉴定渠道以分清责任,“该怎么判就怎么判。”采访中,洪山区和平工商所一达姓负责人称,该所已立案,正在调查。但“目前鉴定费没有着落”。

事件之外,疑问不少

记者注意到,该车附件“参数表”中,核定为11座,实际上牌却为9座,会不会当初4S店为过关上牌,而采用了特殊手段?

对此李忠称“不存在”,原因是该车当初出厂时,厂家的备案有过更改,不过该车《合格证》为9座,“要以合格证为准”。

据了解,早在去年,同是该店销售的车辆因车架号有动过的痕迹,曾向客户退还13.8万,媒体还进行了报道。对此,李忠称不同这次,上次是车架号打印有模糊瑕疵,后来经厂家出证明,已得到了解决。

旧车过户时发现“焊接痕迹”

42岁的市民赵世平称,2013年6月26日,他在武汉洪山区铁机机动车交易市场的北汽福田“武汉全信天诚”4S店,花9.28万元购买了一辆“蒙派克”2.0商务面包车。当时看到这辆车是11座的,因他是C1驾照,只能开蓝牌车,正在犹豫买不买时,4S店提出可包办上牌。后来,他如愿拿到了9座的行驶证。

赵的妻子谢艳芳说,车子一直在武汉周边使用,除起初换过4次皮带,略有点小毛病外,一直在4S店正常保养。去年底,为方便接送孩子上学,她和丈夫商量换辆车,于是以5.8万元,将车卖到汉西二手车市场。

“钱都拿了,今年2月份,车贩子来电话,说车子过不了户,”夫妻俩说,准备提档办过户时,车子车架号发现有焊接痕迹。事后,车贩子要求退款。

“车架号相当于车的身份证,车架号被人动过,就如同割头换脸一样。”收购该车的二手车商胡会敏说,收车时她特意拨打保险公司电话,发现该车无一起事故,也未修过。直到今年2月19日,市民张先生以6.25万元将该车买下,上线检测时被检测员发现车架号有拼接痕迹。

胡表示,这一行的都知道,车架号被动过,相当于“拼装车”,甚至有盗抢车嫌疑,“轻则被警察扣车,重的要追究刑责。”

没办法,她只好将钱退给买主。

商家“制造事故”

欲花7.8万“私了”

赵世平说,当初购车上牌由4S店一手经办。前不久,他为此找到4S店,店方同意“赞助”他7.8万元回收此车。

但对方提出,对该笔钱款的性质认定是“车子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鉴于交易过程无法过户,出于用户至上及人道主义精神……”协议空白处,还人为制造了一个“事故”,让他放弃因该事故发生的全部诉权和追诉权及任何权利主张。

赵认为,如在协议上签字,相当于主动包揽了车架号拼装责任,“日后如果出事,怎么都洗不清。”

车主赵世平指出车架号的焊接痕迹。记者尹勤兵摄

武汉晨报全媒体

报料:85777777

留言晨报官微官博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