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鹏和晨报在一起V。记者苗剑摄
本报讯(记者李炜)31岁的李家鹏是名工程师,十年前,他刚大学毕业,租住在汉口精武路。那时常在家门口的公话超市里买报纸、杂志,在那给老家打完电话,再慢慢看报纸,和老板就当日要闻嘴两句,是他记忆中最熟悉的场景。
“足球宝贝”、“聚焦世界”、“创富新闻”……提起晨报以往的版面,他如数家珍。他说,喜欢晨报是因它一直“很年轻化”。当年找工作,他就是看的晨报上的招聘会信息。“报纸感觉很正式,比网上的更靠谱。”他说,近年来晨报推出的“坐着地铁找工作”版面也十分关注,推荐给身边需要找工作的朋友。
他还透露,当时晨报有个“单身情歌”的版面(现已改版成每周日见报的“苹果”周刊),他还帮一个兄弟报了名,“过了一个月还真有记者联系我们!当时感觉很兴奋。后来征婚信息见报后,那位兄弟收到了近两百封邮件”。
巧的是,兄弟后来介绍了其中一个女孩给他认识,没想到看对眼。四年后,他们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
李家鹏感慨,物虽变那份情怀还在,“那些年与报纸相伴的时光,是有温度,有厚度的。如今的晨报也在与时俱进,我会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