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反腐八大看点
2016-03-14 14:30:00 来源:武汉晨报

据新华社电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3日听取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表明,在过去的一年,我国反腐力度不减、重拳频出,战果累累:对令计划、苏荣等41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立案侦查,对周永康、蒋洁敏等22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查办涉嫌犯罪的原县处级以上干部4568人……

进入2016年,中国反腐将有哪些新动向?记者在两会上采访代表委员,探究未来中国反腐倡廉的八大看点。

最高法工作报告摘要

去年审结一审刑事案件

同比上升7.5%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13日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我国各级法院去年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09.9万件,判处罪犯123.2万人,同比分别上升7.5%和4%。

报告说,各级法院积极参与反恐怖反分裂反邪教斗争,加大对煽动分裂国家、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传播暴力恐怖音视频等犯罪的打击力度。各级法院审结危害国家安全、暴力恐怖犯罪案件1084件,判处罪犯1419人。

各级法院审结杀人、抢劫、放火等犯罪案件26.2万件。深入推进打黑除恶工作,加大惩处“保护伞”力度。依法惩治暴力伤医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依法惩治毒品犯罪,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3.9万件。审结拐卖、性侵妇女儿童等犯罪案件5446件。依法惩治校园暴力,维护校园安全。

去年判处行贿罪犯

2495人

2015年各级法院加大对行贿犯罪打击力度,判处罪犯2495人。报告说,2015年各级法院严惩贪污贿赂犯罪。审结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彰显党和国家从严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审结蒋洁敏等15起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对腐败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3.4万件4.9万人,被告人原为厅局级以上干部134人。

1

反腐力度不减节奏不变

1

看点

【背景】最高检报告指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惩治预防两手抓。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40834件54249人;依法对令计划、苏荣、白恩培、朱明国、周本顺、杨栋梁、何家成等41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立案侦查,对周永康、蒋洁敏、李崇禧、李东生、申维辰等22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最高法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将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加强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审判工作,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协名誉会长陈舒表示,十八大以来,反腐成效明显,现在尤其要保持足够“定力”,力度不减节奏不变,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让反腐利剑时刻高悬,形成不敢腐、不想腐的制度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腐斗争仍然任重道远,没有“休止符”。

2

反腐立法箭在弦上

2

看点

【背景】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傅莹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在反腐败的治本之道上积极发挥作用,在制定或修订各项法律的过程中加强反腐败的内容,构建完善的反腐败法律规范体系。今年的重点是修订行政监察法和制定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认为,反腐败不仅只是抓贪官,还有大量的制度建设、机制完善等方面工作要做。不断推进反腐立法,就是实现官员不能腐、反腐制度化的重要方式。

3

反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

看点

【背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促进各类企业各展其长、共同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巩固反腐败成果;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表示,反腐倡廉建设净化了风气,扶正祛邪、激浊扬清,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能进一步调动各级干部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6

严惩群众身边腐败

6

看点

【背景】2015年,最高检查办“三农”领域相关职务犯罪11839人;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征地拆迁、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查办职务犯罪8699人。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在两会期间表示,今年将更加重视解决群众身边、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加大督促力度。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副主委郭乃硕表示,基层干部是权力的“最后一公里”,屡屡曝出的小官巨贪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今年更重视对群众身边的腐败,就是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最高检工作报告摘要

去年立案侦查

原省部级以上干部职务犯罪

41名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去年检察机关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惩治预防两手抓。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40834件54249人。其中,原省部级以上干部达41人。

纠防冤错案件常态化

对刑案提出抗诉

6591件

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2015年检察机关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6591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和行政生效裁判、调解书提出抗诉3548件、再审检察建议3874件。

纠正违法“减假暂”

2万多人

去年检察机关加大监督纠正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力度。对提请“减假暂”不符合法定条件或程序的,监督纠正20062人;对裁定或决定不当的,监督纠正2727人。

此外,检察机关还开展了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专项检察。全面核查执行情况,持续跟踪监督,纠正脱管7164人、漏管3614人;对严重违反监管规定或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督促收监执行1063人。

4

惩治重点领域职务犯罪

4

看点

【背景】最高法工作报告指出,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将严肃查办、积极预防妨碍国家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影响重大改革举措落实、危害政府投资和国有资产安全的职务犯罪;严肃查办、积极预防发生在基层尤其是“三农”领域的职务犯罪。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表示,国企、“三农”、金融、司法等重点领域腐败频发,或形式隐蔽、或系统性塌方,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需要在反腐败斗争中集中火力,重点打击。

7

严查“为官不为”

7

看点

【背景】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有些改革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最高检工作报告也提出,2015年,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13040人。今年将严肃查办、积极预防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徐辉表示,去年年底,国务院督查公布结果发现,资金沉淀、土地闲置、项目拖延、棚改迟滞等庸政懒政不作为问题突出,影响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对此决不能听之任之,必须令出法随,严肃问责,并要加大政务公开,强化社会监督。

5

海外追逃追赃全面推进

5

看点

【背景】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深入开展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健全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加强与有关国家、地区司法合作,拓展追捕犯罪嫌疑人和追缴腐败资产的渠道。自2014年10月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已从34个国家和地区遣返、劝返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24人,“百名红色通缉令”中的李华波等17名重大职务犯罪嫌犯落入法网。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监事长施杰表示,今年海外追逃追赃是“全面推进和攻坚克难年”,要“有逃必追,一追到底”。随着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的加速制定,海外追逃追赃工作将更加顺畅,更多外逃人员将会被带回。

8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看点

【背景】构建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成为两会讨论热点。两会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中指出,领导干部既要真诚坦荡地与民营企业接触,主动了解并解决企业发展的困难,做到“亲”,更要保持与民营企业家之间清白纯洁的关系,做到“清”。

【解读】规范领导干部在经济发展中的行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构建政商关系“新生态”,将成为反腐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总商会副会长刘桂凤说,剔除政商关系中的非法利益勾连,有助于为企业营造健康经济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这需要有关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提高大家的自觉意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