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程艳)又到一年申请季,对于众多准备充分、条件优秀的中国学生来说,能否进入理想的国外名校似乎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启德留学专家强调,成功留学并不等于留学成功。在西方教育体系中,阅读、写作、演讲(Reading,WritingandPresentation简称RWP)是国外院校最看重的三大学术能力,也是决定一个学生学术表现的关键指标,这为中国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留学生三大学术软肋
林同学初到美国读大学时,一开学就被老师要求在一周时间内读近20本书。这种学习方式,对本来在英语阅读能力上就与美国学生有差距的中国学生来说,非常吃力。
同样正在国外留学的陈同学,则曾为论文写作苦恼。由于中国学生在论文观点出处的标示方面没有经过学术训练,因此很容易在无意间把自己的文章置于“抄袭”的境地。而抄袭在国外的学术中是零容忍的,一经确认,严惩不贷。
对中国学生来说,第三个学术软肋是演讲。吴同学在国外上大学时,经常会碰到各种需要进行公众演讲的场合,如小组作业阐述、论文答辩、学生会席位竞选、募捐拉票等。看着国外的同学在台上滔滔不绝,自己却只能当羡慕的观众。
最看重的三大能力
这三名普通留学生的例子,代表性地概括了目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求学时遇到的三大学术软肋——阅读、写作、演讲。无论是在美国加拿大,还是英国澳洲,无论是大学还是高中,这三项能力都是决定一个学生学术表现的关键指标。
启德留学介绍,国外大学是典型的“宽进严出”,尤其是对于不占语言优势的留学生来说,被放在与本地学生完全平等的起跑线上,只有加倍努力,才能跟得上已完成大量原始积累的本地学生的水平。因此,在国内接受相关训练必不可少。
RWP能力解决学术软肋
启德留学表示,如果学生和家长及早意识到这三项能力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从小提高,可帮助解决这些学术软肋。如果现在才意识到,可以参加启德教育的RWP名校课堂,接受专业训练。
该课程结合注重学习能力提高的美式教育课程与严格要求的中式管理模式,以专业为主题培养学生的读、写和说的能力。这个课程看起来与AP课程颇为相似,都是分学科教学,但AP主要是应试课程,RWP名校课堂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帮助他们适应国外的学习,能不惧上台演讲,能快速读懂课程内容,能用精练准确的学术语言表达观点,撰写符合标准的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