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武汉非遗
记者严珏通讯员王伟摄影詹松
“错格全对称鲁班锁”去年被评为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没有接触到“鲁班锁”之前,看字面意思还以为是一个古代的锁具。但在武昌的城隍殿见到了鲁班锁的传承人李遵酉后,记者才知道,现在我们说的“鲁班锁”其实更像是一个益智玩具。
李遵酉随身拖着一个大箱子,里面都是他的宝贝——鲁班锁。
古代修建房屋
必用鲁班锁的结构
李遵酉介绍,鲁班锁相传为木匠祖师鲁班发明的,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起源于古代汉族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这种三维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啮合,十分巧妙。原创为木质结构,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
早在距今约7000年的中国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中就有发现。
鲁班锁通体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一下就能够立起来,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但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啮合,使鲁班锁易拆难装,因此民间对它有“憋闷棍”、“难人木”等叫法,几根木头摆弄几个小时都搞不定是常有的事。
鲁班锁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不用钉子、绳子而仅仅依靠木构件自身结合的摩擦力维持稳定的榫卯结构精髓,有着严谨有序的结构美和镜像对称的造型美,其凹凸咬合又暗合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阴阳两分又相互补充的理念。因此,鲁班锁又叫“八卦锁”。
而我们现在说的鲁班锁,是一种立体插接玩具,由于解开此种插接锁要有聪明的头脑,所以又有人称它为“孔明锁”,将它和古代足智多谋的军师孔明联系起来。
中国古代工艺虽然发达,但是在相对轻视技术的文化传统影响之下,对于古代工艺做出系统介绍和总结的著作却比较少,而且鲁班锁长期被看作是一种魔术,民间魔术艺人社会地位较低,往往缺少文化,无力记录整理魔术技法,加之魔术师们长期养成保密的风气,以至于有“宁给三元钱,不把艺来传”的说法,使得历代很多魔术发明创造都没有被记载流传后世。
所能查到的鲁班锁这种玩具最早的详细文字介绍,是清末光绪年间唐芸洲(又名唐再丰)石印的一本魔术书《鹅幻汇编》(又称《戏法图说》或《中外戏法图说》),它在书中名叫“六子联方”,书中配有插图,称它“乃益智之具,若七巧板、九连环然也。其源出于戏术家”。这种玩具容易拆解但很难组装,成为锻炼孩子们智力和动手能力的佳品。
总理外交送精巧鲁班锁
鲁班锁在英文中一般叫做“Six-PieceBurr”(六片插木,也有翻译为六片刺果,因为它的外形类似一种植物的果实)或“PuzzleKnot”(迷结),根据美国学者杰瑞·斯洛克姆(SlocumJerry)的研究,早在18世纪初英国人埃弗拉姆·钱伯斯(EphraimChambers)主编的《百科全书》中就收录了类似玩具。当时欧洲人就传说它起源于中国,因此它还有个别名“ChineseCross”(中国十字)。
1844年,有个普鲁士人为了躲避兵役移民美国,以这个玩具的设计在美国提交了专利申请。1917年5月15日,美国公民BrownOscarW获得了美国政府颁发的专利,这一专利至今能在欧洲专利局的网站上查到。1928年,怀亚特(E.M.Wyatt)的《木工游戏》(PuzzlesinWood)一书才对鲁班锁做了全面的介绍。
20世纪早期和中期,鲁班锁曾经风靡西方,但很多资深玩家觉得当时的制造商做出来的鲁班锁差别不大,挑战度不高。1970年代,美国数学家比尔·库特(BillCutler)使用电脑研究了这种玩具的诸多变化。
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德经济技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将一精巧的鲁班锁作为礼物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他说,解开鲁班锁是解决一道难题,相信中德之间的合作能不断创新,共同破解世界性难题,开启美好的未来。
修缮房屋时迷上了鲁班锁
“小时候家里的老宅全是木制的,六面都是榫卯木制结构,在跟着父辈们修缮房屋时,发现了传统工艺中的趣味,就想研究研究。”李遵酉说。以前他只知道这种榫卯木制结构很有意思,还不知道跟鲁班锁联系起来。上世纪90年代,李遵酉在长江大桥下面的地摊上偶然看见了鲁班锁,从此就痴迷上了。
李遵酉介绍,春秋时代,工匠鲁班想看看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制作了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儿子忙活了一夜,终于拆开了一个6柱的鲁班锁。喜欢钻研的李遵酉对鲁班锁进行了创新,从6柱玩到36柱。“先定下设计思路,确定要搞对称结构,尽可能做成实心,便于拓展”,对醉心研究新鲁班锁的李遵酉来说,“对称、实心、拓展”几乎成为了和吃饭、睡觉、喝水一样重要的关键词。制作一套鲁班锁,要经过锯木、刻刀、打磨、挖槽、喷漆等工序。目前,李遵酉已手工制作出65款鲁班锁。
如今,鲁班锁已从十字立方体(六子联方)发展成种类繁多、结构各异的大家族。其划分有:根据开槽宽度划分的二阶、三阶、四阶——;根据排列方式划分的齐格(顶格)、错格、混格;根据外观形状划分的对称、异形;根据组装方式划分的A型、B型、C型;根据内部是否有空洞划分的空心、实心等。
李遵酉主要研究“错格全对称鲁班锁”。在传统的六根鲁班锁结构上,对其结构、样式以对称的方式进行扩充,变单一结构为群体结构。除增加可玩性外,还力图使其成为青少年学习空间几何的载体。一套共有65种不同的外观。65个不同外观的鲁班锁个个具有A型错格四阶全对称结构这一特征这对养成严谨的数学逻辑思维方式,有启迪作用。另外在这65个不同外观鲁班锁中,有部分可以由不同的柱形拼合而成,即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还有的即使组合该鲁班锁的柱形完全相同,而拼合方式却不同。这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实物模型。
最好的传承
就是让它走进民间
玩具不论古今中外,都是人类的朋友。鲁班锁对放松身心,开发大脑,灵活手指均有好处,是老少皆宜的休闲玩具。随着众多爱好者的发掘,不少好的数学游戏被开发,供大家游玩。
李遵酉多年来收集、整理鲁班锁,对这一传统的游戏从数学角度进行研讨,找出规律,并开发了多款数学游戏。
“对传统技艺最好的传承,就是让它走进民间,让老百姓喜欢它爱摆弄它。”李遵酉说。他常常带着他的鲁班锁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自己编撰了一套教材,教人们认识鲁班锁以及怎么快速解开鲁班锁。
初见面时,李遵酉就给了记者一个最简单的鲁班锁,让记者自己摆弄着拼装,可是,记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怎么都装不好。李遵酉笑了,接过记者手中的鲁班锁,在自己手上不知怎么弄了一下,一下子就拼装好了。
李遵酉说,很多年轻人对鲁班锁的兴趣就是从怎么都解不开开始的,渐渐喜欢上,甚至是迷上。他说,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琢磨鲁班锁,研究鲁班锁,他是打心里高兴:这种传统技艺的传承有人了。
▲李遵酉向记者展示鲁班锁。
▲鲁班锁的一种。
▲内部的凹凸部分是鲁班锁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