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身体 还是互换灵魂
2017-10-07 07:22:00 来源:汉网

卢宇龢

《水浒传》“王婆贪贿说风情”一回中,王婆对西门庆说了句玩笑话“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荡温和大辣酥”。大家一直不懂是什么意思,有人递张小纸条抄了这句话给钱锺书先生,先生瞥了一眼,说:“这是西洋修辞学上所谓的冤亲词,像河漏子(一种点心小吃)既经蒸过,就不必再拖;大辣酥(另一种点心小食)也不可能同时具有热荡温和两种特质。据此可以断定是王婆的一句风言语,用来挑逗西门庆,同时也间接刻画出潘金莲在《水浒传》中正反两种突兀的双重性格。”

冤亲词,就是将矛盾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表达出奇特的陌生化效果,比如我们常说的平凡的伟大、神圣的卑劣等等,还有综艺节目里的广告语,“搞笑我们是认真的”,也有这部剧名《羞羞的铁拳》。

《羞羞的铁拳》是关于身体互换的,男变女,女变男,像《大话西游》里的移魂大法。羞羞和铁拳,就是离魂附身后必然的喜剧效果,冤和亲一线之间。

身体互换,算是个老梗,有人专门发帖讨论“十大身体互换电影”,最近的一部是去年大火的《你的名字》。如果将互换的外延扩大一点,囊括进“鬼魂附体”“冒名顶替”“家庭错换”之类的主题,就会发现“互换”大概算是“穿越”之外另一个半科幻半神秘半悬疑故事的母题吧。

有人如此编,编得想象力贫乏成了套路,还乐此不疲,当然是因为有市场,想卖座就得迎合。可观众为什么喜欢这个套路?为什么喜欢在身份、性别、等级、门第之间转换游走?

当然最好的解释是故事有悬念,矛盾有张力,情节无巧不巧,情感大起大落,符合讲故事的规矩。但这还不够,人仅仅是乐呵呵地看一个故事吗?

讲点哲学吧。大哲学家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有个假设,一个王子的灵魂进入鞋匠的身体,是鞋匠变成了王子,还是鞋匠依旧是鞋匠?这个假设讨论的是个体如何在生命的历程中保持同一性问题。

同一性是个好东西,造就了我之为我,我是谁,我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问题;同一性又是个讨厌的东西,规定了我之为我,何者是我,何者非我,错一点就越雷池,搅得天人交战,内心煎熬。可人又不是同一性能束缚得了的,心里总有头小鹿乱撞,脑中总有个孙猴乱窜,总想看看另一个狂野的自己,另一个放浪形骸的自己,于是移魂换影,想象自己进入到另一个身体里,如何脱去伪装,如何自由自在。别人的身体成了自己的狂欢之地。

但要把这些编成戏剧,拍成电影,就要包装,于是“脱去伪装”包装成“追寻梦想”;“自由自在”包装成“百折不回”。

所以,身体的互换,其实是灵魂的交替,精神的洗心革面。而爱看身体交换的戏码,就跟爱看武侠剧、穿越剧一样,在别人的故事里释放自己。

开心麻花舞台剧《羞羞的铁拳》

演出地点:武汉剧院

时间:10月14、15日19:30

(武汉晨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