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废待兴时期的“木炭车”
2017-12-07 07:32:00 来源:汉网

刘宝森

武汉解放后,百废待兴,燃油十分困难。1949年5月30日,人民解放军小组奉命进驻汉口特别公共汽车管理处,与管理处协同管理,6月21日实行企业整顿。为贯彻市委降低成本,设法通车的指示精神,全处掀起抢修旧车,并全部停止使用汽油,改装烧木炭。8月至12月,改装木炭客车27辆,木炭卡车3辆。改装费用为旧币927万元,平均每辆车花费30万元。

由汽油车改木炭车的技术要追朔到1933年,当年《申报年鉴》曾作过报道:陇海路工程师汤仲明,湖南建设厅的何德、柳敏诸君,曾先后从事过用木炭代替汽油的研究。汤仲明发明的代油炉,内燃木炭装置于汽车前,其原理系将木炭化成一氧化碳,同时取出水蒸气中的氢气,以代替汽油为动力燃料,这项技术先试验于郑州,再由陕西省主席杨虎城运往西安,先后在抽水机、汽车上进行试验。阎锡山还计划办厂制造代油炉。

抗日战争时期,汉中西北局曾将汽车“二六”式标准煤气改成烧木炭的木炭炉。1941年,技术人员再对这种木炭车进行改造,使其日臻完善,一直延续下来。汽车改烧木炭,不仅消耗大量木材,而且成本高,不便于操作。车辆行驶中途要多次添加木炭,在添加木炭时烟尘滚滚,既污染空气,也不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烧木炭的汽车时速不高,麻烦不说,还经常熄火。老舍先生曾写过一首《咏木炭车》的打油诗进行讽刺:“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下车六七次,八九十人推”。1950年代初期,这首打油诗在武汉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公交集团的老工人回忆,那时开木炭车颇为麻烦,要装木炭,生炉子,清洗滤网,每行40公里就要添木炭。在夏天,开木炭车比炼钢工人在高炉前还难受,车厢就像一个炕,人就像一块烙饼一样被烤着。车外太阳暴晒,车内炭炉熏烤,一趟车回来,人就像刚从河里涝上来,整个身体也黑得像非洲人。就这样,顽强的公交人度过百废待兴的困难时期。

(武汉晨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