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口:牵起两座 著名大学的荣耀
2018-05-15 07:24:00 来源:汉网

街道口之名始于清代,当时的街道口为武昌城东北部的一小镇。因小镇东有一村庄,名曰杏花村,由村通往小镇的道路形如钥匙,故而有“钥匙头”“街口头”之名。

1927年,尚称为“钥匙头”的洪山南坡处,建立了一处烈士陵园。陵园内合葬着在1926年北伐战争中牺牲的191名烈士。烈士沉睡时,这里还是安静的。不久,修建武汉大学,让这条小路热闹起来。1932年2月到6月,由湖北省水灾善后委员会主持,采用水灾工赈形式包商兴建,把这条土路改建为宽6米的碎石路,这就是武珞路的前身。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武珞路的交通量猛增,这也是街道口人来车往不断线的开始。到1960年,政府便投入资金改造武珞路,路基一次扩宽到了60米,中间布有宽4米的花坛。改造后的武珞路西接长江大桥,东接珞喻路并与中山路、中南路相交,且连接着武昌火车南站、南湖飞机场、中共湖北省委以及东湖风景区,是一条名符其实的武昌主干道。

不过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街道口尚为武汉市郊,由土路、湖塘、田地构成一派乡村风貌。这种田园风貌在当代史的记载中还能找到很多例证。比如,公私合营后,人民政府在武昌成立的第二畜牧场就设在街道口;1959年3月,武汉市成立市郊农业机械供应站,负责郊区农业机械的调拨。这个特征非常明显的农机供应站,也设在街道口。

街道口连接着武珞路和珞喻路,牵起了武汉两所著名的大学,这才是街道口的荣耀。20世纪90年代初,电脑热兴起。鉴于街道口是著名大学云集的地方,也鉴于科技工作者对电脑的需求量急增,许多经营电脑、耗材、配件的小企业来此扎堆经营,于是街道口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这里越来越繁荣,街道口早就不能用一条街来形容了,这里已经是一个超级大的商圈,且处在中南商圈和鲁巷商圈之间,在交通上承前启后,成为中南和光谷的必经之地。

街道口同时也是武昌的交通枢纽之一,它是武汉市二环线的一个重要支点,连接江南、江北的2号地铁、8号地铁(建设中)也从街道口通过。所以,朋友们乘坐地铁到街道口上来,可以瞻仰独立团烈士陵园,也可以参观武汉大学,当然,还可以逛逛科技一条街,说不定就会买一台称心如意的电脑回家。

董玉梅

(武汉晨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