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是对弱者和信仰的尊重
本报讯(记者钟磬如)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摄影家彭年生的最新个展“时间和光”在汉阳金色港湾艺术文化中心开展,80幅作品展现了他的人文情怀以及对弱者、对信仰的尊重。
“作为个体,每个人都是一部书、一段史,他们被拍摄的那一刻,只是书的一页,历史的一个篇章,是可读可感的。”彭年生曾用接近于东方水墨画的黑白灰摄影语言来拍摄文人学者和艺术家,在他的镜头下,陈忠实、莫言、贾平凹、毕淑敏、季羡林这些大师都让观众印象深刻。
本次展览的作品是他近三年的创作,这次他把镜头瞄准了普通民众,前往四川大凉山拍摄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去西藏拍摄的转经祈祷信徒在艺术风格上都给人新的感受。
特别是《行走的祈祷》系列,他前后两次前往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旁蹲点拍摄,“早上八九点开始,藏民们就开始了转经祈祷,高原光照条件下,风尘仆仆的转经人更像一个个发光体,这种信仰之光因虔诚而格外强烈。”
在大凉山的拍摄带给彭年生的震撼是极大的,他曾三次走进大凉山,拍摄了三万多张表现山民真实生活的纪实摄影作品。“那边山寨每家每户的孩子都比较多,他们处于放养状态,你能很轻易在他们眼里看到纯真和希望,同时感受到那份被关爱的渴望。”看完作品,观众能在这些黑白照片中,感受到凝重的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