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陈启文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大树底下听母亲讲故事
这些话,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也许还似懂非懂,却又提到了他一生追求的关键词,爱,创造,超越。诚然,一个哲人的影响是间接的,最直接的还是母亲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
袁隆平先生每次讲起母亲,仿佛又重返童年岁月,又在重新经历着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此时,他一往情深的讲述,仿佛变成了画外音:“母亲是知书达理、贤惠慈爱的人。她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女性,我从小就受到她良好的熏陶。我的英语是我母亲发蒙的,很小时我就跟着她念:Thisisabook.Howareyou……后来上学,我的英语从来不复习就是高分,我觉得很容易,因为我有基础。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尤其在做人方面,她教导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她总说,你要博爱,要诚实。”
在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童年,如何让他们去理喻那些难以理喻的世道人心,还有繁复莫测的人生?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用那些妙趣横生的故事、童话和寓言,深入浅出地给孩子们以超越年龄界限的启迪。这也是袁母常用的方式。
汉口的夏天如火炉般闷热,每天入夜,一家人吃过晚饭,孩子们做完功课,就搬个小板凳围着母亲,在院子里的一棵大树底下乘凉。一轮悬挂在树顶的明月和那银色的月光,注定会成为夜色的一部分,随着静谧的月光与幽静的树影,那燥热之感渐渐化作清凉。孩子们每晚的静夜功课,就是听母亲讲述那些古老的中国故事,还有遥远异国的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野天鹅,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
这些充满了人生哲理的故事和童话,让孩子们提前看到了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苦难,也看穿了那些权势者们或虚伪或愚蠢的把戏,不知不觉间,他们就在母亲的故事里懂得了人生的优雅与高贵。
让二毛特别着迷的是一个关于狐狸的寓言,一只圆滚滚的狐狸想要钻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可那个墙洞太狭小了,左试右试怎么也钻不过去,可这胖狐狸还挺聪明的,它先在洞子外饿了七天,等到身体瘦下来了,嗖地一下就钻进了院子,一只贪婪又饥饿的狐狸,一下有了那么多好吃的葡萄,还能不狼吞虎咽,结果坏了,又把肚子吃撑了,那身体又变得圆滚滚的了,想钻出墙洞又钻不出来了。它只得躲藏在院子里又饿了七天,等到身体瘦下来了,才钻了出来。
这只又聪明又愚蠢的狐狸,让孩子们笑成一团乐不可支,二毛更是笑得人仰马翻。等孩子们笑够了,母亲便笑着问他们:“你们说这只狐狸是聪明呢还是愚蠢呢?”几个小家伙抱着小脑瓜想,你说它蠢呢又怪聪明的,它遇到了过不去的困难很会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