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提醒以为骗局
小文家住江北区石马河,大年三十晚7时3分至8分期间,小文的手机连续收到3条短信,提示她有3笔信用卡消费,分别是81566元、44275元和40783元,全英文,消费额前面有几个字母前缀。
凌晨1时过她打电话到信用卡客服中心咨询,发现的确有3笔消费,消费发生在孟加拉国,消费的是16万余孟加拉币,相当于13000余元人民币。
盗刷用于购买机票
小文赶紧到石马河派出所报警,并打电话给信用卡客服中心冻结信用卡。赶往派出所途中,小文再次收到消费短信,又有一笔刷卡交易,地点在阿联酋,由于冻结及时,这笔交易显示为未成功。
派出所民警介绍,信用卡在境外盗刷的警情屡见不鲜。目前,警方已经展开调查。
信用卡账号被盗取
警方分析,信用卡被盗刷可能是个人信息泄露导致。
小文被盗刷的信用卡已使用七八年,从未将卡借给别人,以前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这次被盗刷时卡就在钱包内,信息如何泄露?
小文介绍,因为工作原因,她每年都会出国,在境外会使用这张信用卡。
昨天,记者获悉,这种带有VISA标志的信用卡,在国外VIP通道刷卡消费时,只需使用卡号和卡背后的3个数字就可以了。
警方分析,信用卡账号泄露有几种可能,一种是在网上聊天不慎泄露,也可能中了木马程序,在网络消费时账号被盗,还有一种可能是在商场刷卡消费时,被人悄悄记住账号―――记住账号很简单,只需记住几个号码即可,其他号码在POS机打印的小票上都有。
账号卡号有效期
通通不能说出去
中国银联表示,建议持卡人将经常在商户刷卡或在ATM取现的磁条卡,更换为金融IC卡(即芯片卡),这将极大提升安全性。在商户刷卡消费,尽量避免银行卡离开视线范围。输入密码时,尽可能遮挡。谨慎识别ATM机上张贴的“故障”、“升级”或要求转账的所谓“公告”,银行、银联不会要求持卡人向指定账户汇款。
另一方面,网购防钓鱼。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以及信用卡有效期、校验码(背面签名条上数字的后3位),都是涉及账户资金安全的重要信息,请务必妥善保管。任何索要短信验证码的行为都是诈骗。
万一被盗刷,应该怎么办呢?中国银联表示,应立即致电发卡银行或支付机构,并及时冻结、挂失卡片或账户。部分支付机构需持卡人提供报警回执,建议持卡人在前往派出所报案前先拨打11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