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真的信仰狼图腾吗?”近日,随着电影《狼图腾》的热映,这种在原着小说出版后已经在业界发酵许久的争议再度升温。蒙古族作家郭雪波在其发布的一则微博声明中指出:有关“狼图腾”之争涉及商业利益,已经不是单纯的学术讨论。
郭雪波发声:我们保留诉诸法律捍卫祖先和民族文化的权利。
郭雪波发表在新浪微博的声明称,“狼从来不是蒙古人图腾,蒙古族所有文史中从未记载过狼为图腾!这是一汉族知青在草原只待三年,生生嫁祸蒙古人的伪文化!蒙古人最早信萨满后佛教。狼是蒙古人生存天敌,狼并无团队精神两窝狼死磕,狼贪婪自私冷酷残忍,宣扬狼精神是反人类法西斯思想。我们保留诉诸法律捍卫祖先和民族文化的权利。”
郭雪波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他1960年代末毕业于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1980年代曾在内蒙古社科院文学所专门从事蒙古族历史文化研究,自认“对自己民族的历史还是了解的”。
郭雪波在微博回应读者评论时表示,针对《狼图腾》的质疑,“我可是说了好多年……着名蒙古族老作家玛拉沁夫还找组织反映过,我们一直在呼喊,发我们的声音。可在狼图腾形成的利益集团面前,我们深感到声音何其微弱!”
几年前,郭雪波就认为《狼图腾》借用了自己作品关于生态文化的理念。“我也写过长篇《大漠狼孩》,是从积极角度描写人与自然、人与狼的关系。2000年《大漠狼孩》出版后《狼图腾》作者通过他人从我这里讨要过一本,三年后他抛出《狼图腾》借用我的生态文化理念是小事我不计较,但给蒙古人愣按狼为图腾那就是亵渎我们祖先篡改民族历史文化的大事了。”他表示,从出版到电影形成了利益链条,“狼图腾”的传播影响深远,“为传承真正优秀的民族文化,必须与欺世盗名者展开肉搏战。相信真理,相信邪不压正,无论他打着如何漂亮的旗号,必须弘扬中华民族正能量。”但实际上,此时再次抛出争议,无疑会对电影票房起到一定拉动作用。
“狼究竟是不是蒙古族的图腾”引发各方争论
有不少蒙古族网友认同郭雪波的“宣扬狼精神是反人类法西斯思想”,认为蒙古人崇拜长生天长生地,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并祭拜以天地自然和祖先像征的“敖包”。在草原上,狼和游牧民族是生存竞争对手,是敌对关系,至今草原上狼祸羊群照杀无误。蒙古人谁家也没祭拜过狼。“大家被那本小说给祸害了,狼不是蒙古人的图腾。稍微了解蒙古族的具有常识的人都会发现,蒙古族根本就没有信仰‘狼图腾’这么回事,只是有佩戴狼髀石辟邪之说。”
而相反的观点则认为,《元朝秘史》和《史集》中记载的“苍狼白鹿”的传说,则反映了蒙古先民的一种图腾观念。比如《蒙古秘史》(亦称《元朝秘史》)开卷:“成吉思汗的根源。奉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苍狼),和他的妻子豁埃?马阑勒(白鹿)”。余大钧注,“这说明蒙古族远祖传承了森林狩猎时代的鹿图腾和草原游牧时代的狼图腾。”
其实,《狼图腾》中的许多细节也被郭雪波质疑,诸如成吉思汗的战旗是九足神鹰,从无狼旗;“苍狼白鹿”的传说,歪曲了蒙古族经典史籍《蒙古秘史》的开篇一段描述:“孛日帖赤那与妻豁埃亦玛阑勒,渡滕吉思而来”,这是一对夫妻人名,孛日帖赤那的意思为紫色狼,豁埃亦 玛阑勒的意思为花色牝鹿即母鹿,可姜戎把这直接当做真的“苍狼”与“母鹿”,称蒙古人祖先就是狼和鹿。
原着小说褒贬不一,如何看待决定如何对待
《狼图腾》被出版商称之为世界上迄今为止惟一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但其关于“狼性”与我国各个强盛朝代文化历史的联系引起一定的争议和抨击。
知青作家马波认为,小说与事实出入较大。草原牧民对狼恨之入骨,没有任何牧民把狼当成神来膜拜。《狼图腾》虚构了一个事实,虚构了一种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刘小萌说,从史学的角度看,对狼的图腾崇拜只存在于原始的先民信仰阶段,并且只是诸多图腾崇拜中的一种。
但同为当年内蒙古知青的画家陈继群认为,《狼图腾》毕竟是一本小说,对它不必过分苛求。《狼图腾》一书的价值在于,它有助于促进人们的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它能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使更多的人增加对草原和草原文化的了解。
(来源:观察者网)
分享本文?点击右上角…可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法制日报微信?
方法一:扫一扫下方的二维码
方法二:“添加朋友”中搜号码:fazhiribaoxinwen
方法三:“添加朋友”中查找微信公众帐号: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