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政策利好的条件下,一堆好的鼓励政策如火如荼的推广实施,免摇号直接上牌免费安装充电桩,还不限行。不由的想买一辆尝尝鲜,总之想法是美好的,但实际情况还是有差距的。
纯电动可供选择的品牌少价格相对较高,而销售更是少之又少。人们比较接受混动车型,售价真不便宜,貌似还没有国家的补贴,这样算下来的话其实... (碎了) ... ...出于纯粹的实际情况考虑这位车友说了十条不买电动汽车的理由。。。。。。
1.价钱高、车型严重缺乏
国内能够买的到的纯电动汽车其实而你想要买着也并非易事,包括北汽、比亚迪、江淮、奇瑞等目前生产纯电动汽车的汽车企业几乎都采取订单式生产,消费者如看中了一款纯电动汽车下订单后最快3个月到半年方能提到车。
2.有车位,不等于能充电,充电让人头疼
朋友说小区地下停车场的角落是拥有一个私家车位,但是以地下停车场昏暗的灯光目测,提供一个理想中的充电场景大抵是不可能的――就算能够充电,这个电费该怎么算?协调物业这种麻烦事儿,经销商会给车主协调不?
3.不限牌的城市,没有买电动汽车的理由
对于不限牌的城市,免购置税、甚至不限号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好么。话说回来,如果只是靠消费者为了一块车牌而选择一辆车,这样的车真称不上成功?如果说能够让不限牌的城市也积极购买新能源汽车,才是好汽车,对吧。
4.“里程焦虑”是个麻烦
买辆纯电动车续航里程最多不超过300公里就得充电,跑长途就基本上没什么戏了,出门来回超过90公里,如果开的是电动车绝然不敢去。
5.别提到处能充电,接口都能适用?
说到开到哪儿接根电线和插线板就能充电的,作为专业人士出来能说说手机充电都有可能会爆炸这是怎么一个原理?本着安全第一的意识,这种粗放的充电方式值得因为便捷而被提倡么?天天到处说充电时候不要接打电话,就没有专家出来说说这样充飞电的危害?
6.太小不顶用,太大不方便
事实上,对电动汽车的未来是抱有美好幻想的,只是这个幻想只是幻想而已。比如电动汽车应该是smart,说走就走,买菜必备,好停好开,最好充电时间和充手机的时间差不多长,至于参数什么觉得都没有方便重要。理想丰满但现实骨感,越小的电动车续航能力越是差就像你不能指望一枚轻薄到爆的手机能用超过24小时一样。
7.不认为电动车能成为家用唯一一台车用
觉得电动汽车目前来看作为家庭第二台车要靠谱一些,因为确实太没有安全感了。那么这样的结果不就是带来更大的资源浪费么?
8.换电池需要多少钱?
搞不懂电池和电芯到底是不是一回事,终身保修是电池or电芯,那么换电池到底需要多少钱呢??至于电池环保不环保不是咱研究的事。
9.售后服务昂贵,电池寿命短
电池技术不稳定,某自主品牌电动车出现过爆炸等情况,实在很难让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安全性不产生怀疑。
10.最后一点:面子问题,这个很重要,土豪都爱大排量,中国人都要面子。
买得起新能源汽车的人往往不在乎油钱,想省油的人又买不起新能源车。试问能花一百万买车的人,有几个在乎油是不是涨价了几毛钱?
来源:电动汽车时代
↓点击进入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