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 | 罗店中学:根据地方特色文化  开展校外教育活动
2015-03-02 12:40:03 来源:上海教育-第一教育

现代教学 | 罗店中学:根据地方特色文化  开展校外教育活动

2015-02-28 上海教育-第一教育 上海教育-第一教育
上海教育-第一教育 \

diyijiaoyu

“第一教育”是《上海教育》杂志公众微信号,并联合了《现代教学》《成才与就业》《教育参考》、上海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栏目等媒体,致力于成为专业的教育资讯服务者,与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实时互动,提供最前沿、有用的教育资讯。

o 如何订阅我们?

o 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上海教育-第一教育”

-------------?-----------

我校地处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罗店古镇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清末民初,罗店镇是全县最大的镇,有“金罗店”之称。我校针对罗店古镇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了梳理,发现罗店具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古建筑,如桥文化、庙文化、古宅文化;二是传统节日,如年会、庙会、龙船节等;三是民间工艺,如灯笼文化、扇文化、伞文化、纺织文化;四是本地美食,如茶馆店文化、小吃文化。


于是,我校对这些传统文化财富进行了整合,作为我校特有的校外教育资源,以“古风新韵”系列活动为我校校外教育特色活动,建立各类社团,举行各种活动,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激发学生们爱乡之情,唤醒他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落实国家“文化兴国”战略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 以元宵节、端午节、龙船节为背景,围绕“罗店彩灯”开展校外教育 ◎

2007年,“罗店彩灯”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彩灯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人们的不知晓,灯会举办得越来越少,传承手段的单一等,均让“罗店彩灯”即将消亡。那么,如何让“罗店彩灯”活在当下呢?


我校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人物访谈,力图梳理与还原彩灯文化历史的变迁史,提炼“罗店彩灯”的特点与历代灯会成功的原因,找到其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彩灯传人朱玲宝老人口述的彩灯制作方法,整理编辑成一本《罗店艺术彩灯制作工艺手册》,为当今“罗店彩灯”的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我校还探索性地开展了“古风新韵之欢欢喜喜过元宵”系列活动,使“罗店彩灯”成为“幸福使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返民间,以中学生的积极行动为在新时期下有效保护与传承“罗店彩灯”开辟新路。


以“罗店彩灯”为主题开展校外教育实践活动的步骤:一是我校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罗店彩灯”及罗店民俗民风相关信息;二是开展“古风新韵之欢欢喜喜过元宵”系列活动,包括扎灯笼、猜灯谜(拓展活动)、舞龙(拓展活动)、团拜会(社区、部队、教师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对外交流;三是每位学生写一篇活动感受。

“古风新韵之欢欢喜喜过元宵”系列活动具体如下。

扎灯笼

花灯艺术是灯的装饰艺术,是人们利用竹木、金属、丝绸、花布、彩珠、灯须、色纸等材料,根据形式美的法则或各地的审美习惯、审美意识,综合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辅以剪纸、书画等形成的造型艺术。平日可以用它烘托婚寿喜庆气氛,到元宵灯节,它便是人们观赏、娱乐、竞技、竞艺的佳品。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迎来的就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以《罗店艺术彩灯制作工艺手册》为指导,我校开展扎灯笼活动。每年春节前,我校邀请朱玲宝老人来为罗店镇各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罗店彩灯”制作指导,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来普及和传承“罗店彩灯”制作工艺。

猜灯谜(拓展活动)

每年元宵佳节,我校图书馆的阅览室张灯结彩,学生们亲手做的灯笼高高挂起,异常喜庆。举办的“猜灯谜,庆元宵”活动,引来了社区居民、周边学校以及本校众多师生的参与。

元宵节猜灯谜是中国民间的传统,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初中学生对于简单的灯谜手到擒来,遇到难的灯谜,高中学生一马当先,图书馆里热闹非凡。

校长与教师们也加入到学生们中间,与学生一起共猜灯谜,同庆元宵。学生们备感亲切,虽然寄宿在校,元宵节却也过得隆重热闹。

舞龙(拓展活动)

每逢元宵佳节,为了给校园增添节日的热闹气氛,我校组织全体师生以及社区居民、社会各界人士进行舞龙表演。在欢天喜地的音乐声中,当两条金闪闪的长龙在操场上舞动起来的时候,全校师生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样的活动,广大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了解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团拜会(社区、部队、教师活动)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及部队官兵齐聚一堂,开展了热热闹闹的迎春团拜活动。在表演中,他们手拿着大红的灯笼、大红的福字,展示了罗店古镇的民俗民风。

各学生社团围绕“罗店彩灯”开展的活动

因“古风新韵之欢欢喜喜过元宵”系列活动之“扎灯笼”,引起各学生社团强烈反响,各社团围绕花灯制作所需要的技能进行活动。例如,美术社团针对花灯需要装饰画而专门苦练绘画技艺;书法社团为中国风的“罗店彩灯”进行书法比拼;十字绣社团通过绣品为花灯增添光彩;科技社团对传统走马灯风轮的制作进行实践。

对外交流

我校积极地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展示罗店的传统地方文化。我们与日本野武士鼓乐团进行交流活动,邀请他们了解“罗店彩灯”,一起写书法、画国画、参与舞龙表演,将我们的地方文化传播出去。

(作者系上海市罗店中学 沈红卫)

本文刊载于《现代教学》2015年1AB合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辑》。


更多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敬请关注我们近期推出的《现代教学》2015年1AB合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辑》


该专辑结合上海基础教育的实践,邀请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周增为、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等领导和专家撰稿,并整理、汇编了上海各区县部分中小学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案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辑》定价18元,如需订阅,请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市长宁路491弄36号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现代教学》编辑部(200050)

联系人:徐静怡

电话/传真:021-62110285 62525555*495

电子信箱:xiandaijiaoxue@163.com

* 小编个人微信号:1662428293,对“上海教育-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上海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