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这是一个平凡的男人,没有惊天伟业,没有跌宕人生。却一直在付出,孝敬父母,用一生幸福换取女儿的生存。
作者:王勉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年前最后一个二线班,傍晚时分,急诊科送入一个80岁的老人家,胸痛10小时,心电图提示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诊断很明确,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应该急诊手术。
我立即与家属沟通,病人只有1个儿子,5O多岁,个子不高,衣着整洁,言谈沉稳,很有涵养。没有更多赘述,他完全理解病情的严重性,同意手术,唯一的要求,是先把他母亲送回家。我这才看到他母亲,也是80岁的老人,满头银丝,一脸惊惶,颤颤巍巍靠在CCU门口。
很快造影出来,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血管病变实在太严重。右冠近段狭窄99%,中段扭曲钙化,远段狭窄90%,左冠弥漫病变加钙化,左主干末端狭窄80%,前降支开口狭窄90%,近段次全闭塞,回旋支狭窄70%。不处理,多半难以活命。处理,手术风险极大,只恐下不了手术台,且远期效果不佳。因为高龄,外科拒绝搭桥。
看着造影图犹豫许久,我再次跟儿子交待病情。儿子很理智,拒绝保守治疗,决心拚一次,他很清楚,父亲已没得选择。他母亲没有回去,一直守在手术室外。母亲泣不成声,摇摇欲坠。最后紧紧抱住我,求我一定要救他老伴。面对老人的绝望和眼泪,面对满头白发,任谁都不可能不动容。然而,我不敢作出任何承诺,对于我,这也是一次不可预期的冒险。我只能尽力,胜负由上天裁定。
手术很快结束,右冠支架释放后没出现无复流。但因为右冠严重扭曲钙化,远端支架无法通过。因为扭曲,无法旋磨。接下来,至少要在病情相对稳定后再处理左冠病变。
病人胸痛缓解,血流动力学也稳定了,似乎一切有了希望。婆婆又一次抱着我大哭,这次是喜多于悲。我拍着她后背抚慰她,心情却不敢放松。
下班的时候,老大爷还很稳定,笑咪咪地吃东西。
第二天早上踏进CCU,迎面的场景让我脊背发凉。大爷意识丧失,双瞳散大,气管插管,安着胃管,泵着大剂量升压药。胃管内引流出咖啡色液体,气道内也有大量粉红色液体。这一刻,我无比清楚地知道:完了。
头天晚上,大爷突发急性左心衰,很快就心跳停止,值班医生及时心肺复苏,儿子也很积极,同意一切抢救措施。但大爷心功能太差,又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一切变得不可逆转。
第三次,我面对儿子和太婆。太婆无比悲伤,泪如雨下,我不知该说什么。儿子问我抢救还有无意义,我很诚恳地告诉他:到此刻,所有的抢救只是增加老人家的痛苦。
儿子第三次签字,这次,是签字放弃抢救。不是不尽力,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挽回,现在,只想尽最大努力让老人家少些苦痛。
签字的时候,一直沉稳的儿子流泪了。他告诉我,父母亲一直是他在照顾,父亲是离休干部,一生清廉,可对日月。他除了照顾父母外,家里还有更大的压力,他有一个脑瘫的女儿,不能说话,不能活动,今年已26岁。
瞬间,我惊呆了。我以为自己听错了。
脑瘫,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是指婴儿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末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因很多,尤其是有先兆流产,缺氧性脑病,核黄疸,宫内感染或孕期糖尿病,高血压等易发生。
如果你上网搜索脑瘫症状,你会发现,基本都是描述的婴儿时期症状。为什么?因为很少有脑瘫孩子能长大成人。
脑瘫,不是致死性疾病,有时却比死亡还残酷。症状轻微的, 生活能自理,可以象正常人一样生活。症状重的,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运动障碍,完全不能自理,必须要人24小时守护。
脑瘫并不少见,发现孩子是脑瘫后,有的父母请人照顾孩子,有的父母把孩子送到乡下托人照看,有狠心的,直接遗弃。不管怎样,大多会选择再次生育个健康的孩子,换作我,也会再生个孩子,因为脑瘫不是遵传性疾病。而严重脑瘫的孩子,大多因为疏于照料等原因,合并其他疾病在十来岁时早逝。不能完全怪父母心狠,换作你我,又能做到更好吗?
但他做到了。发现孩子是脑瘫后,他让妻子辞职照顾孩子,他下海经商为孩子挣钱,夫妻这一辛苦就是26年。26年,女儿一天天长大,不会活动,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喊,但没有生过一次病。从嗷嗷待哺到今天,这成长的历程,何其艰辛。
我忍不住问他:你们为什么不再生1个?他平静回答:是我的主意,我不想让爱转移。从一个大男人口中说出如此琼瑶式的话,却是如此自然,他们用26年的青春,26年的辛勤诠释了什么叫“爱”。
老人家离去时,我们守在床旁,没作徒劳的抢救。我傻傻陪着他们,第一次看见了女儿的妈妈。为送别老人,她把女儿托付给亲戚,才得以抽身。已是人到中年,满脸沧桑。
谈到女儿,她哭了。她说她后悔没再要个孩子。丈夫握着她粗糙的双手,双眼含泪,说这辈子苦了她。从二十多岁开始,她便放弃事业,全心照料女儿,哪里享受过女人的荣华?我不忍再说,默默走了。真的苦啊,一生能有多少个26年来付出?现在可以为老人家送终,以后谁来为他们送终?百年之后,女儿怎么办?女儿不幸,没能健康降临世界。但她又是幸运的,她有这样有担当的父亲。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一生平凡,没有惊天伟业,没有跌宕人生。却一直在付出,孝敬父母,用一生幸福换取女儿的生存。我无法用更美好的语言来描述我的感受,他所做所为,担得起顶天立地四个字。
用心去看,世界其实有太多美好。
(作者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医师,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来源。)
对这篇文章有话想说?有感想?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与界哥界妹们一起交流讨论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