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条”引发的处分一点都不冤
2015-12-30 09:29:53 来源:汉网

因发票本被锁在同事抽屉里无法及时取出,经办人临时手写了一张30元的白条。上周,孝南区某乡镇团委书记李某,因这件“小事”在该区纪委谈心谈话室被诫勉谈话。(12月29日,荆楚网)

何谓“好心办坏事”?这位挨了处分的干部就是。一方面是等着办事的群众,一方面是锁在抽屉里暂时无法取出的发票本,李某做出的选择是“开白条”。表面上看,这张白条是事出有因且得到了办事群众的认可,为此挨个处分实在冤枉。但从财务管理制度和程序合法的角度来看,这个小事引发的处分却一点都不过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行政机关要做到高效清廉,有一大批业务熟练、服务意识强、文化水平高的工作人员是基础,但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与工作人员“讲规矩、守规矩”的意识才是核心。“三十元钱”的白条的确是小事,但财务管理制度的“红线”就划在那,不容逾越、不容违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今天能因为拿不到发票本开白条,明天就可能因为别的原因再次违反纪律,甚至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30元白条”金额虽小,但个别干部暴露出的纪律意识、风险意识淡漠才值得我们所有人警醒。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宏观层面来讲,党员干部要“守纪律、讲规矩”就是必须有党性意识、政治意识和纪律意识,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在大是大非面前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说不该说的话,不做不该做的事;从微观上来讲,“守纪律、讲规矩”则是要从细处做起、从日常着手,在小事上不给思想“松绑”,在遵规守矩、履行法定程序上不找借口、不打折扣。

“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讲程序、讲规矩并不是对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多做苛刻,而是从制度层面引导所有党员干部养成“规矩意识”。如果事事抓大放小,选择性无视,表面上看是为干部脸面着想,实际上却是打着“好人主义”旗号的纵容默许,为干部成长埋下极大的思想隐患。是一时好看、后患无穷,还是铁面无私、吃一堑长一智,值得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深思。(任评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