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时代人民调解升级版 推出“专科门诊”“专家号”武汉实现行业专业调解全覆盖
2018-07-23 15:38:58 来源:汉网

 上月,武汉市江岸区物业管理纠纷调委会调解物业纠纷达成协议。

      
        目前,武汉已建立了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68个,且在全市实现了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物业纠纷、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等行业调解全覆盖,已培养了具备良好法律素养、专注于某个行业领域的调解专家280余人。
 
  武汉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关太兵介绍,经过几年探索,武汉市公共法律服务正逐步向高水平迈进,力争为群众提供精准而非粗放的、高品质而非低水平的公共法律服务。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的建立就是其中之一。
 
  医疗和法律融会贯通,调解“专科门诊”推出“专家号”
 
  医疗纠纷调解被称为行业调解中的“顽疾”,专业性非常强,既要有法律功底,又要有从医背景,两者融会贯通,驾驭起来才能游刃有余。
 
  行业调解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将行业和法学融汇贯通的专业调解员智库,相当于专科门诊的专家号。目前,武汉市已在各个行业调解领域建立了专家号,连难度最大的医疗纠纷也已攻坚,还培养出了“全国先进”。被司法部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的硚口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黄坚就是其中之一。
 
  刚入行时,黄坚有法学基础,但对医疗一窍不通。“不敢与大医院里的专家们对眼神,不懂里面的门道,没底气,不知道从哪里‘下叉子’。”为了打开工作局面,黄坚下决心自学相关知识,“啃”下60多本专业书,经过医疗纠纷调解实践的检验和升华,“用知识武装起来”的黄坚迅速成长为“医调专家”。
 
  探索建立群众“情报员”制度,行业调解“触角”深入最基层
 
  “如果将医疗纠纷比喻成烫伤性疾病,那么物业纠纷就是皮肤瘙痒,病情虽小但影响健康,必须快速诊治才能防止病情扩大,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如何让影响群众生活的“小病”不扩大?武汉市在物业纠纷调解领域围绕“快处置”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如,尝试远程视频调解;建立司法、房管、法院、社区律师四方联动联调制度。
 
  此外,武汉市还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了群众“情报员”制度,将调委会的触角深入最基层,建立微信工作群,将小区业委会成员和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纳入其中,这些“情报员”们随时发现纠纷,第一时间预警。
 
  武汉市司法局基层处欧阳江波告诉记者,“人民调解为了人民,造福人民,更要依靠人民,群众情报员制度就是探索新时代调解的群众路线。”
 
  武汉实现行业调解全覆盖,回应新时代群众纠纷化解新诉求
 
  据统计,2017年,武汉市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调解纠纷8594件,调解成功8526件,成功率99.21%。在医疗、交通、物业等特定领域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医疗纠纷调解工作成绩显著,市司法局被国家卫计委、司法部推荐为2013-2017年度全国创建“平安医院”先进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黄军表示,随着武汉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矛盾纠纷会呈现出新的特点、矛盾纠纷化解也会出现新的诉求。如,小区普遍成立业委会后,业委会与物业公司之间纠纷摩擦增多,这就呼唤专业的物业纠纷调委会的出现。武汉市公共法律服务推出物业纠纷等各个行业调解的“专科门诊”和“专家号”,打造人民调解的升级版,正是对新时代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新诉求的有效回应,也是对“枫桥经验”的新发展。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